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嵌入式养老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全国多个省份进入老龄化,更有部分省份达到“深度老龄化”,与之相伴随的,是养老服务需求数量与质量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养老服务新形势,政府通过购买养老服务、扶持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等方式,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建立起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核心城区养老资源短缺,机构、居家与社区养老三者之间存在割裂等问题,嵌入式养老模式将机构设施嵌入社区,整合社区养老资源,是缓解养老难题的新路径。作为新兴模式,嵌入式养老模式的研究尚显不足,模式运行逻辑和实践问题仍需梳理,而这对于新模式的发展与推广无疑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思考,文章围绕“嵌入式养老模式研究”这一课题,对嵌入式养老的内涵、理论依据、现实动因和发展脉络进行详细分析。从理论上看,“社会嵌入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都对嵌入式养老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从实践上看,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有其现实动因,原有养老供给模式部分失灵,当下养老服供需错位,嵌入式养老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国家逐渐重视嵌入式养老模式推广,各地区也积极响应,新的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大发展。
  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对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青岛市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青岛老龄化程度较重,具有较好的社会化养老基础,这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加速了青岛市嵌入式养老模式推广进程。文章对青岛市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社区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青岛市嵌入式养老实现了从“初步探索”到“推广发展”的过程,摸索建立了以“居家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二级服务体系为主的嵌入式养老模式,表现出了政府推动下的社会组织参与运营、逐步整合吸纳已有社会资源、智慧养老推动服务精细化等特点。文章从政策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资源嵌入对嵌入式养老的运行逻辑进行了分析。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嵌入式养老模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政府管理监督体系有待提升,养老资源整合力仍待加强,养老机构风险管控仍然较为薄弱,人力资源支持后继乏力等。
  为了更好地推广嵌入式养老,文章最后提出了嵌入式养老优化路径。文章认为,应从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强化政府管理监管职责,增加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力、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框架,强化养老机构资金扶持、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补贴、培育养老领域专业人才等方面着手,让嵌入式养老模式真正成为解决养老服务供给难题的突破口。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各类危机事件也愈演愈烈,对国家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形成了考验。实践证明,信息问题是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公众交流渠道,争取公众的接纳和认可,是政府危机应对的根本手段,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治理、数字化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的重要推手。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产量越来越多,亟须提升垃圾治理效能。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垃圾治理效率,实现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但成效不显著,而政策工具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桥梁,是垃圾分类治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探究比较薄弱。但是,政策文本对政策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与政策效
我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产生的,在初期带有“义务运动”的特征,并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进入21世纪,志愿服务逐渐扩展、深化,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爆发的能量举世震惊。从北京奥运会到G20峰会,从汶川地震到九寨沟地震,从“大学生西部计划”到抗击新冠肺炎,无数事件中都有志愿者的出现,志愿服务已经覆盖到包括扶贫、慈善、社区服
学位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政。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31个省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由此拉开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下一阶段省级政府继续深化政策改革并开始向市级政府扩散。在此背景下,打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省际扩散的“黑箱”,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探索政策扩散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对下一阶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本文以中国民办教
学位
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积极响应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养老需求,在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的背景下,社会企业不仅能够成为有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者,还能够依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即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性质,鼓励它参与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将是一个新颖的、适宜的策略。  本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成为理解人民民主真谛的生动解释,它突出了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致力于通过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来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共识的达成,实践也证明其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当前的基层治理中,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嵌入原有的治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协商治理实践,
学位
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化的复杂特点和“未富先老”的特殊情况,使得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体系则至关重要。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成本低、覆盖面广、更易满足老年人需求等特点,能够补齐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短板,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有效模式。近几年,随着供给侧改革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在城市中来。由于居住面积日益收紧,政府开始对城市边缘的农村开始进行扩张。因此,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过渡性形式应运而生。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方式,由于其构成的复杂性,导致其与城市社区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原来的村庄经过拆迁、重建,农民被迫搬移到社区封闭的生活空间内。而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居民发挥自治权利的重要场所。只有社区不断完善相关
回应行政是建设责任型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蓬勃发展的重要话题。打造社会共治格局,就是要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通过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群众持续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何提高政府回应性、将政府回应这一行为形成持续稳定的机制和模式,推进回应型政府建设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的改革方向。  而电视问政无疑是为回应型政府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电视问政是公众和社会参与治理的新形式,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