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产量越来越多,亟须提升垃圾治理效能。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垃圾治理效率,实现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但成效不显著,而政策工具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桥梁,是垃圾分类治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探究比较薄弱。但是,政策文本对政策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与政策效果密切相关。住建部在2017年发布通知,对46个重点城市的垃圾治理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本文将针对46个重点城市,从政策工具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方面,本文对政策文本总体情况进行基础分析,包括政策类型分析和政策时空分析。另一方面,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二维分析模型对政策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X维度-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按照罗斯维尔的分类方式,将其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三类:同时,基于现实中垃圾分类治理的过程,构建Y维度-垃圾分类过程维度,包括前端垃圾分类投放、中端垃圾分类运输、末端垃圾分类处理三个阶段。据此,本文对2000-2020年间的46个重点城市市级垃圾分类政策进行筛选,共选取112条综合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并在X维度和Y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获得2731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数据源,在上述两个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政策文本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实践,本文发现,当前,46个重点城市在基础设施供给和垃圾分类宣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政策总体角度存在不同城市政策内容重复单一、不同时间政策衔接性差的问题;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过溢且粗放、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缺乏的问题;在垃圾分类过程维度存在基本政策工具在各阶段运用不均衡、基本政策工具与作用阶段对应不明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因地制宜,系统规划;调节比例,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加强衔接,促进垃圾分类全过程统一治理三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一方面,本文对政策文本总体情况进行基础分析,包括政策类型分析和政策时空分析。另一方面,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二维分析模型对政策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X维度-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按照罗斯维尔的分类方式,将其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三类:同时,基于现实中垃圾分类治理的过程,构建Y维度-垃圾分类过程维度,包括前端垃圾分类投放、中端垃圾分类运输、末端垃圾分类处理三个阶段。据此,本文对2000-2020年间的46个重点城市市级垃圾分类政策进行筛选,共选取112条综合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并在X维度和Y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获得2731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数据源,在上述两个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政策文本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实践,本文发现,当前,46个重点城市在基础设施供给和垃圾分类宣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政策总体角度存在不同城市政策内容重复单一、不同时间政策衔接性差的问题;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过溢且粗放、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缺乏的问题;在垃圾分类过程维度存在基本政策工具在各阶段运用不均衡、基本政策工具与作用阶段对应不明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因地制宜,系统规划;调节比例,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加强衔接,促进垃圾分类全过程统一治理三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