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各类危机事件也愈演愈烈,对国家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形成了考验。实践证明,信息问题是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公众交流渠道,争取公众的接纳和认可,是政府危机应对的根本手段,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治理、数字化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的重要推手。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危机管理难度加大,要求政府创新危机管理方式,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危机管理;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发展,政务微博已经深度融入社会治理,成为最成熟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并凭借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即时性和互动性,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效能,使政务微博转型成为危机管理的数字治理工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关于政务微博与危机治理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政务微博能够在危机管理中发挥功能作用的原理尚未厘清。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务微博能够发挥哪些功能、作用效果如何,有哪些优化策略?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
作用机制方面,本文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的因果循环模型,提出政务微博在危机事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类型,主要包括: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与民众互动、舆情引导、辟谣释疑等,并解释了政务微博在危机治理中的运作原理。作用效果方面,通过实证案例研究,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采集获取2019年11月30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浪微博平台“武汉发布”政务微博账号发布的11880条微博内容及其评论等公开信息,形成文本数据库,从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六个方面展开内容分析,用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效果,讨论其需要改进之处,提出相应的举措建议。
本研究认为,在危机事件中,政府可以利用政务微博进行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政民互动、舆情引导、辟谣释疑等工作,这为新时代的危机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将政务微博管理纳入信息治理体系,打造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平台,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在当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尚存在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发布有待优化、议程设置错位脱节、政民互动模式单一、舆情引导策略存在漏洞、辟谣释疑工作有待改进等问题。对此,本文就优化政务微博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政民互动、舆情引导和辟谣释疑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以资为改善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升政府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危机管理难度加大,要求政府创新危机管理方式,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危机管理;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发展,政务微博已经深度融入社会治理,成为最成熟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并凭借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即时性和互动性,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效能,使政务微博转型成为危机管理的数字治理工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关于政务微博与危机治理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政务微博能够在危机管理中发挥功能作用的原理尚未厘清。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务微博能够发挥哪些功能、作用效果如何,有哪些优化策略?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
作用机制方面,本文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的因果循环模型,提出政务微博在危机事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类型,主要包括: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与民众互动、舆情引导、辟谣释疑等,并解释了政务微博在危机治理中的运作原理。作用效果方面,通过实证案例研究,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采集获取2019年11月30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浪微博平台“武汉发布”政务微博账号发布的11880条微博内容及其评论等公开信息,形成文本数据库,从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六个方面展开内容分析,用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效果,讨论其需要改进之处,提出相应的举措建议。
本研究认为,在危机事件中,政府可以利用政务微博进行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政民互动、舆情引导、辟谣释疑等工作,这为新时代的危机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将政务微博管理纳入信息治理体系,打造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平台,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在当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尚存在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发布有待优化、议程设置错位脱节、政民互动模式单一、舆情引导策略存在漏洞、辟谣释疑工作有待改进等问题。对此,本文就优化政务微博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议程设置、政民互动、舆情引导和辟谣释疑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以资为改善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升政府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