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以D市D区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化的复杂特点和“未富先老”的特殊情况,使得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体系则至关重要。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成本低、覆盖面广、更易满足老年人需求等特点,能够补齐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短板,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有效模式。近几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增加养老服务领域的供给,但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仍然存在着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供给侧目前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
  基于以上的认识,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社区养老问题成为了本文的核心议题。首先,通过对D市D区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访谈,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相结合,概述了D区社区养老的现状,具体包括根据D区养老需求的调查问卷对养老需求特点的分析,以及以亲祥源M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智慧养老J社区服务站作为案例的供给侧目前现状的描述。其次,根据供给侧改革分析框架和供需现状理清D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社区养老的发展路径: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资金供给渠道,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化;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供给专业化;引入智能化的创新思路,增加服务供给多样化;利用“互联网+”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供给系统化。最后,通过上述的研究,以期实现社区养老领域的供需平衡和增加有效供给,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难题。同时,本文选择D市社区养老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对本地区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其他经济水平相近、老龄化程度相当的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一共由六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国内外有关社区养老的文献进行综述,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包括社区养老、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明晰和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介绍,以及供给侧改革视角的分析框架;第三章是D市D区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对D区社区养老发展进行详细调研,并通过访谈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从供给侧视角下城市社区养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五章是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从一些已经较为成功的做法中寻求经验,通过对国外美国、日本和国内香港在社区养老的特点进行剖析,找寻出路;第六章是提出解决社区养老存在问题的对策——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其他文献
20世纪,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大部分处于科学幻想阶段,但随着计算机等智能化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已逐步成为现实。毋庸置疑,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城市智慧度的评价以及各级别城市智慧度的差异性分析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提高我国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超过10%的残疾人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约90万残疾人接受特困人员救助,这表明残疾人社会救助成为保障其基本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此同时,残疾人救助需求千差万别。其中,七种残疾类型、四档残疾等级,使得残疾人社会救助愈发复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切实满足残疾人复杂多样的救助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
学位
人口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导致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给国家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于2016年起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应对挑战。然而,全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并未达到政策预期。上海市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生育保障作为提高生育率的有力支撑,通过为女性提供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能够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各类危机事件也愈演愈烈,对国家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形成了考验。实践证明,信息问题是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公众交流渠道,争取公众的接纳和认可,是政府危机应对的根本手段,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治理、数字化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的重要推手。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产量越来越多,亟须提升垃圾治理效能。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垃圾治理效率,实现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但成效不显著,而政策工具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桥梁,是垃圾分类治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探究比较薄弱。但是,政策文本对政策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与政策效
我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产生的,在初期带有“义务运动”的特征,并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进入21世纪,志愿服务逐渐扩展、深化,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爆发的能量举世震惊。从北京奥运会到G20峰会,从汶川地震到九寨沟地震,从“大学生西部计划”到抗击新冠肺炎,无数事件中都有志愿者的出现,志愿服务已经覆盖到包括扶贫、慈善、社区服
学位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政。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31个省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由此拉开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下一阶段省级政府继续深化政策改革并开始向市级政府扩散。在此背景下,打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省际扩散的“黑箱”,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探索政策扩散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对下一阶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本文以中国民办教
学位
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积极响应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养老需求,在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的背景下,社会企业不仅能够成为有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者,还能够依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即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性质,鼓励它参与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将是一个新颖的、适宜的策略。  本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成为理解人民民主真谛的生动解释,它突出了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致力于通过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来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共识的达成,实践也证明其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当前的基层治理中,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嵌入原有的治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协商治理实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