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政。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31个省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由此拉开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下一阶段省级政府继续深化政策改革并开始向市级政府扩散。在此背景下,打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省际扩散的“黑箱”,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探索政策扩散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对下一阶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本文以中国民办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政。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31个省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由此拉开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下一阶段省级政府继续深化政策改革并开始向市级政府扩散。在此背景下,打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省际扩散的“黑箱”,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探索政策扩散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对下一阶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本文以中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省际扩散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点切入展示省级政府政策扩散的过程,结合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特点,研究其内在逻辑和扩散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梳理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背景和已有的研究,提取影响因素。其次,结合公共政策扩散的经典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整理2016年-2019年间中国省级政府采纳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文本资料,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府际关系两个维度考察政策省际扩散。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省际扩散的动力因素为水平府际关系的邻近效应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试点经历以及社会投入民办教育水平等内部影响因素。结合政策扩散的现状和问题,吸取省级政府初步扩散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内部影响的因素来看,未来市县际的政策扩散需要更多考虑公众需求,而不能仅靠经济发展的惯性驱动,同时注重发挥试点的正面效应,丰富试点选点,做到应试尽试;丰富政策学习的渠道,增强政策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从府际关系的机制看,建议优化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并重,完善府际的学习机制,优化政绩考核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成为驱动全球人力资源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巴基斯坦也不例外。一段时间以来,巴基斯坦的高等教育行业一直受到因决策权和影响力的不公平分配而引发的组织政治感知的冲击,这对高校员工的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阻碍了该领域学术进步的脚步。但是,目前鲜有关于组织政治感知对巴基斯坦高校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工作需求资源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试图填补现有文献中关于组织政治感知方面的理
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中,对中介变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家在提供就业、改革、雇佣关系、扶贫、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大学都在努力地培养企业家。关于探讨促使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因素研究在创业文献中被广泛引用,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即是探讨主动性人格在大学生创业意向构建中的作用,进而检验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在主动性人格与创业意向关系中的中介
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符合新时代居民对住房的多层次需求。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但受不同地区环境的影响,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决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不同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加速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20世纪,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大部分处于科学幻想阶段,但随着计算机等智能化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已逐步成为现实。毋庸置疑,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城市智慧度的评价以及各级别城市智慧度的差异性分析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提高我国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超过10%的残疾人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约90万残疾人接受特困人员救助,这表明残疾人社会救助成为保障其基本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此同时,残疾人救助需求千差万别。其中,七种残疾类型、四档残疾等级,使得残疾人社会救助愈发复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切实满足残疾人复杂多样的救助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
人口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导致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给国家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于2016年起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应对挑战。然而,全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并未达到政策预期。上海市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生育保障作为提高生育率的有力支撑,通过为女性提供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能够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各类危机事件也愈演愈烈,对国家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形成了考验。实践证明,信息问题是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公众交流渠道,争取公众的接纳和认可,是政府危机应对的根本手段,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治理、数字化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的重要推手。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产量越来越多,亟须提升垃圾治理效能。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垃圾治理效率,实现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但成效不显著,而政策工具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桥梁,是垃圾分类治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探究比较薄弱。但是,政策文本对政策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与政策效
我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产生的,在初期带有“义务运动”的特征,并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进入21世纪,志愿服务逐渐扩展、深化,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爆发的能量举世震惊。从北京奥运会到G20峰会,从汶川地震到九寨沟地震,从“大学生西部计划”到抗击新冠肺炎,无数事件中都有志愿者的出现,志愿服务已经覆盖到包括扶贫、慈善、社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