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衡水市T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民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的改善和提升,但农村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2004年至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颁布一个关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中办国办第一号文件,这十八份沉甸甸的一号文件足以说明党中央的工作重心在“三农”领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农”问题依然是涉及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的重要问题。尤其是,2018年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关键,就是要把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好、建设好,让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天蓝、地绿、水清的,让农村成为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的地方[1]。2018年随着的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出台,省、市、县三级政府依次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2021年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对全国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案,为全国农村未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的获得感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坚持生态宜居的基本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当前,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治理是一直被忽视的领域,还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难啃的“硬骨头”,是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绊脚石”。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衡水市T区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研究内容,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大背景中开展研究。笔者深入到T区部分乡镇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论证,阐述了衡水市T区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村容村貌、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改厕等人居环境因素有了显著改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村庄规划难度大、进度慢,村民认可度不高,改建设施利用率不高,村民收入低、资金缺乏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和完善。在本文中,结合T区实际情况,阐述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梳理汇总、综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改进对策,为改善T区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贡献。
  本篇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国外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研究结果,引出本文的中心观念,并简述了论文的行文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简要论述了贯穿全文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池塘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三个行文的理论支撑。第三至第六部分是本文核心部分,阐述了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获取的T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资料,为改善环境所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其他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的借鉴,结合T区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第七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等。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经济社会发展、公民生产生活逐渐与网络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的智能化、信息化、大众化特性更使得公众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充分享受到了信息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爆炸带来的烦恼,其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不良和违法信息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不良和违法信息通过互联网最大程度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意味着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更为棘手,会出现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手
学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互联网+”融入到“政府服务”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在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互联网成为拉近政府与群众间距离的桥梁。利用互联网实现公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政务更公开、服务越亲民的政务服务模式,能够及时发掘群众需求的痛点,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吸引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积极性,让公共管理搭乘上“互联网+”的航班,深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
学位
社会风险作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舆论传播、环境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威胁着人类的共同生存发展。我们正处于复杂深刻的风险社会,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共识。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政府作为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一环,其责任实现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
学位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攸关公共利益,对生态资源保护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威胁,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快速应对。河北省地处京畿重地,区位特殊,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安全责任重大,有必要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重新审视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实践,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这对更加有效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2001-2018年森林火灾呈现出空间分布
学位
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使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酵,将带来全国范围的动员效应,并且,舆情是根植于我国的国情与民情的本土概念,因此,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为题并非选题上的自不量力,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持续推进,网络舆情治理的迫切性或将日益突显,而在这个领域对其现阶段的整体状况进行总结的研究非常少。  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象的整体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舆情治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主体的系统性联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是推动我国反腐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部门履职能力高低,关系着我国反腐和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的成效,既是回应民众对反腐期待的关键,也是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是否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河北G县纪检监察机关履职情况的具体分析,重点剖析基层纪检监察机关部门在履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用公共管理学理论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并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提出提升基层纪检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生活方面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新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舆论影响政策议程的现实事件正在出现,对公众的用网能力及政府的治网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堵”到“疏”,从过去的严防死守、消极回避,到主动利用网络引导舆论、了解社情民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执政理念的更新,政府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网络参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舆论成为必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于保持我国社会长期的和谐稳定、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在国家治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在基层,基层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和实践主体,同时基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位
乡镇公务员在实施具体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直接接触人民群众,其行政伦理水平是基层乡镇政府形象的直观反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
学位
税务系统主要负责各地税收征管工作,是我国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门,税务系统负责办税服务,税务稽查以及评估,为纳税人提供必要的税务服务,并调节经济环境。在深化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背景下,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率先对税务系统进行整合改革,基层税务系统公务员岗位、薪资均发生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与税务系统全面改革背景下,如何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税务工作队伍是税务系统改革关键所在。税务公务员培训工作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