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H市F区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于保持我国社会长期的和谐稳定、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在国家治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在基层,基层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和实践主体,同时基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基础性工作的体现者。乡镇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权力结构的最基层,是综治工作的最前沿和最重要的具体实践者。
  实践经验向我们表明成立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可以成为我国基层乡镇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解决现存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创新,为乡镇综合治理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综合治理问题,有效抓矛盾苗头,促进排查化解矛盾重心下沉。
  本文以河北省H市F区为例,以该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体情况为切入点,不难发现,2019年该区各乡镇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有向好趋势,在群众安全感、矛盾调处及治安问题解决方面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F区在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着该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比如存在中心软硬件建设不达标、上级政策搁置和模糊执行、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网格化建设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认为是由于乡镇政府权责不一致、行政管控思维制约、科层管理体制下条块分割、村民自治水平弱化及缺乏相关配套机制等原因导致的,通过结合拉塞尔·M·林登所提出的无缝隙政府理论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理论,为寻求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认为可以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增强村民自治水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加强机制建设等方面,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建设与运行提供解决思路和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是“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自身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让每个幼儿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下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思路要从补缺型社会福利逐步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我国传统的以补缺型福利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开始进入一个加速转型的过程。自此
学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巡视巡察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建立起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开展县级巡察,是党中央着眼基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2017年党中央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进一步对市县巡察工作的开展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机构队伍构成、巡察范围和对象以及监督内容等作出明确要求。为实现巡视巡察全覆盖
学位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用数据反映了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取得的最新成效。截至2020年12月,我国31个省(市、区)均开通了微博、头条、抖音等新媒体政务传播渠道。人类社会已然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网络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声音来源广泛且复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逐渐平台化,成为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经济社会发展、公民生产生活逐渐与网络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的智能化、信息化、大众化特性更使得公众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充分享受到了信息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爆炸带来的烦恼,其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不良和违法信息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不良和违法信息通过互联网最大程度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意味着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更为棘手,会出现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手
学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互联网+”融入到“政府服务”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在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互联网成为拉近政府与群众间距离的桥梁。利用互联网实现公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政务更公开、服务越亲民的政务服务模式,能够及时发掘群众需求的痛点,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吸引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积极性,让公共管理搭乘上“互联网+”的航班,深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
学位
社会风险作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舆论传播、环境卫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威胁着人类的共同生存发展。我们正处于复杂深刻的风险社会,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共识。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政府作为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一环,其责任实现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
学位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攸关公共利益,对生态资源保护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威胁,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快速应对。河北省地处京畿重地,区位特殊,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安全责任重大,有必要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重新审视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实践,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这对更加有效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2001-2018年森林火灾呈现出空间分布
学位
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使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酵,将带来全国范围的动员效应,并且,舆情是根植于我国的国情与民情的本土概念,因此,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为题并非选题上的自不量力,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持续推进,网络舆情治理的迫切性或将日益突显,而在这个领域对其现阶段的整体状况进行总结的研究非常少。  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象的整体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舆情治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主体的系统性联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是推动我国反腐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部门履职能力高低,关系着我国反腐和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的成效,既是回应民众对反腐期待的关键,也是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是否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河北G县纪检监察机关履职情况的具体分析,重点剖析基层纪检监察机关部门在履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用公共管理学理论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并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提出提升基层纪检监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生活方面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新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舆论影响政策议程的现实事件正在出现,对公众的用网能力及政府的治网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堵”到“疏”,从过去的严防死守、消极回避,到主动利用网络引导舆论、了解社情民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执政理念的更新,政府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网络参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舆论成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