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下滑的背景下,央行和监管当局的工作重心由保增长向控风险转变,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2017年之后我国进入了强监管去杠杆的金融新周期。商业银行是资管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资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诸多问题给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如何转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内涵与业务范围,并基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理论,阐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比较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次,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招商银行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详细剖析了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业务结构、业务规模、客户结构和理财产品体系,以及招商银行当前所采取的转型措施;再次,在分析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招商银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的,基于DEA方法对16家上市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仅有不到一半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有效,其余银行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2)招商银行在2015年至2018年中个人理财业务经营均有效,但2019年出现了经营无效的情况,说明当前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仍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具体的,明确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定位、树立差异化的竞争理念、做好组织架构的搭建、打造丰富多产品体系、转变理财投资理念和策略以及强化母行与母行的战略协同,保障措施包括三个建立:建立专业人才资源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全面风险内控体系。
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内涵与业务范围,并基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理论,阐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比较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次,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招商银行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详细剖析了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业务结构、业务规模、客户结构和理财产品体系,以及招商银行当前所采取的转型措施;再次,在分析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招商银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的,基于DEA方法对16家上市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仅有不到一半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有效,其余银行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2)招商银行在2015年至2018年中个人理财业务经营均有效,但2019年出现了经营无效的情况,说明当前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仍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招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具体的,明确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定位、树立差异化的竞争理念、做好组织架构的搭建、打造丰富多产品体系、转变理财投资理念和策略以及强化母行与母行的战略协同,保障措施包括三个建立:建立专业人才资源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全面风险内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