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农业现代化效应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生产观念,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研究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农业现代化效应,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使国家财政更好得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以往研究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归纳,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本文对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理论和财政支持农业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前人的理论,进一步梳理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农业现代化效应作用机制。最后,在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现代化数据进行现状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说。运用全国31个省2004-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面板数据回归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1)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2)这种促进作用在地区之间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小。(3)农户私人投资和人力资本的农业现代化效应较财政支农支出小。
  鉴于此,本文从制度设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三个方面为财政支持农业现代化提出政策性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创新主体大量增加,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大量增加,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当前创新
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将绿色金融引入环境治理对实现生态环境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主要依赖绿色信贷,但绿色信贷政策对融资的过度惩罚会使有能力绿色升级的重污染企业陷入“融资难—环保投入不足—经营绩效恶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为重污染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不断
近年来,如何实现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成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发展效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而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也没有形成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力量。因而研究先进制造业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提高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厘清先进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运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产业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愈发重要,其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地位突出,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金融业集聚态势已经形成,这对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中各行业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从不同金融行业集聚的视角出发,探究其
学位
在古典生命周期模型框架中加入健康因素后,学者发现在不同健康水平下消费等量产品获取效用量不同,表明健康因素对投资主体的资产配置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反映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关系到家庭未来财富水平。我国有关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但较少从健康视角进行分析。户主往往能决定一个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式,其健康状况会对家庭投资、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户主健康是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由来已久,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地政府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举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随着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升高。巨额债务潜藏的风险将会通过多种引发机制对金融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造成区域性金融风险。  本文应用金融学、财政学和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依此
动量,就是绩效的持续性,即股票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维持其绩效的趋势。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偏好变化和非理性的交易机制导致了动量效应。动量效应可分为相对动量和绝对动量两种类型,国内学者对前者研究较多,对后者研究较少。绝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降低下行风险的优势,相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提高组合收益的优势,论文用相对动量挑选出业绩最佳的资产,用绝对动量适应市场变化规避风险,构建双动量投资策略并在A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向高质量和高效益模式转变。而我国传统产业结构面临着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税收政策工具,以“营改增”为核心的增值税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以我国“营改增”和产业结构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乐观,各省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西部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对于缩小西部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以及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合理布局,实现区域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内涵、机制进行梳理,首先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从总体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产业结构三方面对西部地区2011-2018年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况、相对差异
学位
土地财政的产生与分税制改革及地方政府竞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收入依赖度较高,其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土地财政。然而只有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财政才能提供规模较大的财政资金,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会影响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可持续性。厘清土地财政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地方财政健康长远发展和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