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动量,就是绩效的持续性,即股票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维持其绩效的趋势。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偏好变化和非理性的交易机制导致了动量效应。动量效应可分为相对动量和绝对动量两种类型,国内学者对前者研究较多,对后者研究较少。绝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降低下行风险的优势,相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提高组合收益的优势,论文用相对动量挑选出业绩最佳的资产,用绝对动量适应市场变化规避风险,构建双动量投资策略并在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量,就是绩效的持续性,即股票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维持其绩效的趋势。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偏好变化和非理性的交易机制导致了动量效应。动量效应可分为相对动量和绝对动量两种类型,国内学者对前者研究较多,对后者研究较少。绝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降低下行风险的优势,相对动量投资策略具有提高组合收益的优势,论文用相对动量挑选出业绩最佳的资产,用绝对动量适应市场变化规避风险,构建双动量投资策略并在A股市场进行验证。
论文首先对我国股市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验证。采用Jegadeesh和Titman的方法,选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用月频数据进行形成期和持有期的构建,分别令J和K等于1,3,6,9,12个月进行研究。以2006.10.01-2018.12.31期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经验证我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存在于短期,尤其在形成期为1个月时最为显著。
依据动量效应检验结果,论文构建双动量策略并进行优化。首先,提出绝对动量策略的必要性假设和双动量投资策略的优越性假设;其次构建策略框架,包含初始化设置、核心设计和策略回测;再次,设计双动量投资策略,并进行样本内和样本外检测,寻找出最优参数,检验策略适用性;最后,对双动量投资策略进行优化。
研究表明:第一,相对动量能提升策略收益率,绝对动量能降低策略下行风险,二者结合构成双动量投资策略;第二,双动量投资策略优于单独使用相对动量策略或绝对动量策略,将二者综合能发挥更大的优势。投资者可以一直借助市场趋势操作,来获取更高的收益;第三,将拟合角度判断引入双动量投资策略能进一步抓住投资标的收益率变化趋势,相较于未优化的双动量投资策略能有效提升策略绩效。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在诸多科学领域中对高维数据的采集成为可能,机器学习理论也更趋于完善,基于观测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但大数据时代中数据量往往成几何倍数增长.面对这样一种海量数据的情况,在做好数据的存储与整理后,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新的适合于大数据的学习算法.近年来在线学习算法与分布式算法的兴起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处理和分析方式.在线学习解决了离线学习数据训练成本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得成就,对外开放程度也日益提升。尤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使得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更是不断扩大,俨然已经成为全球双向投资大国,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不过,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即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攀升。2006年我国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疲软、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战略都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带来了挑战。而生产性服务业凭借产业关联性强、高度专业性等特点,贯穿于企业上、中、下游各环节,与电子信息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同时,对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
要素配置扭曲是我国要素市场改革滞后带来的典型事实,也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十九大提出,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的必要举措。 本文以资本和劳动要素的错配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要素错配与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回顾了要素错配的成因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测算方法,总结了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与影响因素。随后本文分别分析了资本和劳动错配影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创新主体大量增加,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大量增加,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当前创新
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将绿色金融引入环境治理对实现生态环境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主要依赖绿色信贷,但绿色信贷政策对融资的过度惩罚会使有能力绿色升级的重污染企业陷入“融资难—环保投入不足—经营绩效恶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为重污染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不断
近年来,如何实现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成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发展效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而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也没有形成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力量。因而研究先进制造业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提高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厘清先进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运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产业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愈发重要,其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地位突出,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金融业集聚态势已经形成,这对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中各行业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从不同金融行业集聚的视角出发,探究其
在古典生命周期模型框架中加入健康因素后,学者发现在不同健康水平下消费等量产品获取效用量不同,表明健康因素对投资主体的资产配置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反映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关系到家庭未来财富水平。我国有关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但较少从健康视角进行分析。户主往往能决定一个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式,其健康状况会对家庭投资、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户主健康是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由来已久,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地政府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举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随着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升高。巨额债务潜藏的风险将会通过多种引发机制对金融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造成区域性金融风险。 本文应用金融学、财政学和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依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