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220例贵阳城区65岁以上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及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锻炼频率、病程、病情、中医证型等的相关性;为制定适合本地区65岁以上FC患者防治便秘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65岁以上FC患者;由专人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固定专业医务人员对FC患者《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询问及填写,由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对FC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采用Microsoft Excel通过双人录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220例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等相关性。
结果:1.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数(占比)依次为阴虚质55例(25%)>痰湿质36例(16.4%)>阳虚质31例(14.1%)>湿热质30例(13.6%)>平和质19例(8.6%)>气虚质=气郁质17例(7.7%)>血瘀质10例(4.5%)>特禀质5例(2.3%)。
2.FC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津亏血少证68例(30.9%),多见于阴虚质55例(80.9%);脾肾阳虚证49例(22.3%),多见于阳虚质26例(53.1%)、痰湿质19例(38.8%);肺脾气虚证48例(21.8%),多见于气虚质16例(33.3%)、痰湿质15例(31.2%);肠道实热证32例(14.5%),多见于湿热质29例(90.6%);肠道气滞证23例(10.5%),多见于气郁质16例(69.6%);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FC患者年龄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65-69岁年龄组74例(33.6%),多见于阴虚质23例(31.1%)、气郁质10例(13.5%);70-79岁年龄组114例(51.8%),多见于阴虚质25例(21.9%)、痰湿质21例(18.4%);80岁以上年龄组32例(14.5%),多见于气虚质7例(21.9%)、阳虚质7例(21.9%)、阴虚质7例(21.9%);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FC患者BMI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体质类型相关性:BMI≤18.5kg/m2体重过轻5例(2.3%),多见于阳虚质2例(40.0%);18.5kg/m2<BMI≤23.9kg/m2体重正常103例(46.8%),多见于阴虚质33例(32.0%);24kg/m2<BMI≤27.9kg/m2体重超重66例(30.0%),多见于阴虚质19例(28.8%);>28kg/m2体重肥胖46例(20.9%),多见于痰湿质30例(65.2%);BMI与体质类型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FC患者便秘严重程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轻度便秘52例(23.6%),多见于阴虚质14例(26.9%)、湿热质8例(15.4%)、平和质8例(15.4%);中度便秘73例(33.2%),多见于痰湿质15例(20.5%)、阴虚质13例(17.8);重度便秘95例(43.2%),多见于阴虚质28例(29.5%)、痰湿质16例(16.8%)、阳虚质16例(16.8%);便秘严重程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FC患者性别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男性91例(41.4%),多见于阴虚质22例(24.2%)、湿热质13例(14.3%);女性129例(58.6%),多见于阴虚质33例(25.6%)、痰湿质25例(19.4%);男女之间比为1∶1.42;性别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FC患者吸烟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吸烟者62例(28.2%)多见于阴虚质17例(27.4%)、湿热质10例(16.1%),不吸烟者158例(71.8%),多见于阴虚质38例(24.1%)、痰湿质28例(17.7%);吸烟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FC饮酒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饮酒者48例(21.8%),多见于阴虚质11例(22.9%);不饮酒者172例(78.2%),多见于阴虚质44例(25.6%);饮酒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FC锻炼频率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每天锻炼的人数52例(23.6%),多见于阴虚质16例(30.8%);每周锻炼一次以上的人数32例(14.5%),多见于阴虚质9例(28.1%),偶尔锻炼的人数71例(32.4%),多见于阴虚质16例(22.5%),不锻炼的人数为65例(29.5%),多见于阴虚质14例(21.5%)。锻炼频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本课题调查的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痰湿质。2.FC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津亏血少证、脾肾阳虚证。3.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年龄、BMI、便秘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吸烟、饮酒、锻炼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65岁以上FC患者;由专人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固定专业医务人员对FC患者《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询问及填写,由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对FC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采用Microsoft Excel通过双人录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220例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等相关性。
结果:1.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数(占比)依次为阴虚质55例(25%)>痰湿质36例(16.4%)>阳虚质31例(14.1%)>湿热质30例(13.6%)>平和质19例(8.6%)>气虚质=气郁质17例(7.7%)>血瘀质10例(4.5%)>特禀质5例(2.3%)。
2.FC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津亏血少证68例(30.9%),多见于阴虚质55例(80.9%);脾肾阳虚证49例(22.3%),多见于阳虚质26例(53.1%)、痰湿质19例(38.8%);肺脾气虚证48例(21.8%),多见于气虚质16例(33.3%)、痰湿质15例(31.2%);肠道实热证32例(14.5%),多见于湿热质29例(90.6%);肠道气滞证23例(10.5%),多见于气郁质16例(69.6%);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FC患者年龄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65-69岁年龄组74例(33.6%),多见于阴虚质23例(31.1%)、气郁质10例(13.5%);70-79岁年龄组114例(51.8%),多见于阴虚质25例(21.9%)、痰湿质21例(18.4%);80岁以上年龄组32例(14.5%),多见于气虚质7例(21.9%)、阳虚质7例(21.9%)、阴虚质7例(21.9%);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FC患者BMI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体质类型相关性:BMI≤18.5kg/m2体重过轻5例(2.3%),多见于阳虚质2例(40.0%);18.5kg/m2<BMI≤23.9kg/m2体重正常103例(46.8%),多见于阴虚质33例(32.0%);24kg/m2<BMI≤27.9kg/m2体重超重66例(30.0%),多见于阴虚质19例(28.8%);>28kg/m2体重肥胖46例(20.9%),多见于痰湿质30例(65.2%);BMI与体质类型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FC患者便秘严重程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轻度便秘52例(23.6%),多见于阴虚质14例(26.9%)、湿热质8例(15.4%)、平和质8例(15.4%);中度便秘73例(33.2%),多见于痰湿质15例(20.5%)、阴虚质13例(17.8);重度便秘95例(43.2%),多见于阴虚质28例(29.5%)、痰湿质16例(16.8%)、阳虚质16例(16.8%);便秘严重程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FC患者性别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男性91例(41.4%),多见于阴虚质22例(24.2%)、湿热质13例(14.3%);女性129例(58.6%),多见于阴虚质33例(25.6%)、痰湿质25例(19.4%);男女之间比为1∶1.42;性别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FC患者吸烟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吸烟者62例(28.2%)多见于阴虚质17例(27.4%)、湿热质10例(16.1%),不吸烟者158例(71.8%),多见于阴虚质38例(24.1%)、痰湿质28例(17.7%);吸烟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FC饮酒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饮酒者48例(21.8%),多见于阴虚质11例(22.9%);不饮酒者172例(78.2%),多见于阴虚质44例(25.6%);饮酒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FC锻炼频率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每天锻炼的人数52例(23.6%),多见于阴虚质16例(30.8%);每周锻炼一次以上的人数32例(14.5%),多见于阴虚质9例(28.1%),偶尔锻炼的人数71例(32.4%),多见于阴虚质16例(22.5%),不锻炼的人数为65例(29.5%),多见于阴虚质14例(21.5%)。锻炼频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本课题调查的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痰湿质。2.FC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津亏血少证、脾肾阳虚证。3.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年龄、BMI、便秘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吸烟、饮酒、锻炼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