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鼓励点亮心灯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是每个学科都存在的现象,其数量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因此,激励转化学困生已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高年级学困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激励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教学激励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个体差别,有的能力强些,有的能力弱些,后者我们视为学困生。所谓“学困生”,顾名思义,指的是“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由于心理、生理、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学生且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1]。学困生是每个学科都存在的现象,尤其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和数学本身的逻辑性、抽象性存在冲突,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他们在学习数学时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学习自主性差、接受能力差、缺乏
  自信心、考试成绩差等。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困生转化,便成为数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转化“学困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关键,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今,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数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小学数学中学困生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高年级“学困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
  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所谓“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就要知道他们学习数学障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方能收到“一针见血”的效果。综合“学困生”的学习表现来看,造成他们学习数学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性低,缺乏自信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再加上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对于枯燥单一的数学教学,很容易丧失兴趣;而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自信,如果没有合理教学激励,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兴趣淡漠,造成学习情绪的低落、沉闷,从而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漠不关心,课堂练习也是应付了事,解题要么没有步骤,要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
  2.教育不当,效率低下
  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对于学困生,有的老师认为对能力差的学生花再大的力气也是白费,因此放弃了对他们的改造[2],由此造成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做题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数学学习表现为极大的程式化,学习效率低下。
  3.家教缺失,思想包袱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影响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极为明显,如父母离异、家境困难、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等,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了这些学生背负着极大的思想包袱,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激情不断走向低谷。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教学激励策略
  造成高年级“学困生”学习数学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使他们安心读书,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个数学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尝试,笔者认为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因此,使用教学激励的策略是实现学困生成功转换的关键。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大家交流参考:
  1.赏识激励——鼓励提问,树立自信,激活数学学习活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疑问才有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锤炼。[3]学困生由于自信的缺乏,在课堂上常常不敢举手发言,针对于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培养学习的自信。
  比如:我班有名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走神,思维也比较迟钝,不会听讲。为了培养他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我提问“ =?”他刚开始战战兢兢地说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回答得很好,看来你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是有自己的见解,希望你继续努力,同学们,我们为他的勇敢鼓鼓掌。”长此以往,他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来他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每当回答正确时,我会说:“恭喜你回答正确,你的进步很快哦,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位同学学习。”通过这样的赏识教育,使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尊重,激励了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学法激励——“尺寸效应”,因材施教,积极渗透正确方法
  学困生因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常常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同时,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与其他学生都存在差异,“一刀切”只会更加挫伤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运用“尺寸效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即把终点放在差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达到一个目标就鼓励一下,培养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从中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一课后,在布置课堂练习时,我就采用了分层的梯度设计:①基础题(面向所有学生)。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5和25;12和18。②变式题(针对大多数学生)。把一盒水果糖平均分给4个人或6个人,都刚好分完,请问至少有多少颗水果糖?③发展题(针对少数拔尖生)。两数的乘积是125,最大公因数是5,求最小公倍数?
  首先,我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掌握利用关键词了解题意的方法,然后我让其他学生自由选择题型练习,学困生我会要求他们从最简单的基础题开始,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既能达到练习提高的目的,又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较好地鼓励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从中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3.责任激励——心灵沟通,家校协同,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要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和心灵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其排除心理干扰;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减少学生放纵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比如:我在平时的教育中就深刻体会到光有爱心和激励是不够的,因为这不是学生主动接受的。为此,我一方面在课后给他们开“小灶”,与他们谈心,为他们补充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赋予其职务,吸收学困生做小助手,选他们当数学组长,帮老师收发同学的作业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老师的小帮手,能做很多事情,赋予学困生责任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再次,与家长沟通、协作,建议家长采取适当的课余辅导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学困生实现正面转化。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教学激励策略能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作为数学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转化,通过赏识激励、学法激励、责任激励等多种教学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积极举手发言,都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数学素养,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娜.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4).
  [2]徐月琴.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转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
  [3]刘 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转化措施[J].大观周刊,2012(1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写景类文章多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发现美、感悟美多为写景类文章的主题。以往,学生已学过不少写景类文章,但是,在学了多篇写景类文章后,我们发现,学生能读能背,也掌握了写景类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没有形成写景文“类结构”。为了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和学习能力,我在统观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了第三单元的《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第七单元的《雾凇》,这四篇典型的写景类课文组
偶遇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黄生英的博客——田野拾穗。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博客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法国大画家米勒的名作《拾麦穗者》:金黄色的麦田,远方的谷堆,近处零星洒落的麦穗,姿态优美的拾麦穗者。安详,和美,宁静,悠远。  博客首页的左下角,有她的一张照片:白衬衣,漂亮的丝巾,和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容,优雅的转身。  曾有人说过,博客是一个通向他人内心深处的窗口。如果真想了解一个人
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掩卷沉思,感慨颇多。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以及自我教育与目标实现。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来自移民家庭,贫困无知,英语甚至不是他们的母语。就是这样一些孩子在一个伟大的老师的引导下,成绩优异,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闭上自己的眼睛,放弃偏见,付出爱心,打开自己和学生心扉,不因外在因素影响判断力,倾其所有接受每一颗稚嫩的童心。教育者就应该蹲下身子,竖起耳朵,不受距离差距丧失平衡性,尽其所能聆听学生每一声话语;伸出温暖双手,逐开学生的笑颜,不以师道尊严错过学生萌发期,竭其所能浇灌每一个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笔者以教育者对学生偏见为例,谈谈如何打开自己和学生的心扉。  【案例
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高、自主设计水平偏低,以及运用时机和频率不够科学等,应当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并进行纠正与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目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在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眼中,把握知识点、抓住考点才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只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刚毕业的翁老师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个问题:“陈老师,作业方面到底该怎么给学生评定等级呢?怎样的得优?怎样的又得良?及格不及格又该怎么界定呢?”小翁初出茅庐,谦虚好学,她这么一问,我一下愣住了,是呵,我们教师天天在批改作业,可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课业情况,标准是什么,秉承怎么样的理念,又想达到怎样的目的,仔细一琢磨,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就拿作文评价来说吧,同一篇作文,在不同老师的笔下,所
“你是清新的君子兰,盛开在彤红的朝阳中。你那蓬勃的生机,芬芳了家乡的土地;你那如火的赤诚,燃烧了深山的贫瘠。你在希望工程中获得成长,你在茁壮成长中播种新的希望。”这是湖南省城步县儒林镇中心学(以下简称“儒林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兰朝红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喜来登农村优秀教师奖”的颁奖词。  “为了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扎根家乡。” 每当人们问起是否后悔当初放弃省城工作而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教师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生为“导者”的幸福。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师;学生;课堂;导者  在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接触到了“生本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什么是
今年八月下旬,在浙江大学参加培训,连遇多天阴雨。雨不大,但淅淅沥沥没停过。从住宿的地方到听课的地方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每次鞋子、裤脚都会湿透。杭州的秋雨确实够烦人的。   课余翻看与雨有关的词,忽然觉得不同词人笔下的雨各呈特色,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雨衬情、景之悲,柳永、李清照词中的“雨”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一类以雨写心头之喜,张志和、冯惟敏作品影响最大。   柳永《雨霖铃》一词开头便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去探索去感悟,努力为每个学生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便于教学,在上“借条”这一节的时候,老师特意准备了道具——一张港币和一张人民币。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形象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写借据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写上币种。   上课前老师把教具压在书里,放在讲桌上,离开了一小会。伴着上课铃的节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