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导者”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教师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生为“导者”的幸福。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师;学生;课堂;导者
  在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接触到了“生本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与现行的新课改有什么不同?……种种疑惑充斥在心间。经过学习实践,我终于明白,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模式。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
  一、以生为本,做个引导者
  生本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变以往那种老师准备好一切,然后把学生当“容器”,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灌的情形。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感悟。
  示例:文言文教学始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九年级上册《曹刿论战》的教学中,课前布置预习作业给各个学习小组,经过充分预习和小组质疑讨论后,举行“今天你来做老师”活动,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讲解,如有疑问可以提出,然后学生解答,最后教师点拨总结。这样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课堂积极性,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二、先学后教,做个思考者
  教学不是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前学习,也就是前置性作业,它指的是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这是生本教育最关键的一环。此时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必须紧紧围绕目标进行,难度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发现的快乐。如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
  (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2)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产生了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3)父亲最后决定不封阳台,仅仅是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吗?还是仅仅为儿子能有个“玩伴”?父亲还有怎样深远的思考?你觉得作者在文中其实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愿望?每个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再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补充,相信学生的记忆一定非常深刻。
  课前教师的先学是学生先学的基础,只有教师在每节课前认真钻研,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才能为学生的课前学习做好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前,一定要精心备课,熟悉教材的重难点,抓住知识的“根 ”。如在语文课文的学习方面,我常在课前布置前置性作业,在预习时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前置性作业也是让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有了课前的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活跃很多,学生的主导地位就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小组合作,做个指导者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基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多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与别人共享。小组合作学习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教师需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在每次的学习中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每一次合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教师应该做 “生命的导者”,把握住一定的度 ,让教师的“根”承载起学生这些“苗 ”,使其茁壮成长 。
  四、不断思考,做个反思者
  放手并不等于放纵。生本教育主张放手,让学生去展示,充分挖掘生的潜力,让他们自由地成长。我觉得,要实行生本教育,前提是把学习习惯养成。生本教育固然有它的种种好处,但不论是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做一个单纯的“拿来主义者”,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实际情况,使其本土化,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模式,在培养生本能力的前提下,不忘记语文最基本的“双基 ”训练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其合理化、科学化。我想,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只需提供足够的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能享受到花开时的烂漫;教学也是如此,只要真心付出,就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生为“导者”的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
其他文献
九月一日,又到开学季,天上的太阳十分亮堂,路旁杨树依然青翠,不禁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十五岁的我被一纸通知牵引进湖北省麻城师范学校的东大门。这一天注定有些宿命,我从一名中学生成为一名准教师,好像这一辈子都走不出学校的大门。  十年后,时钟跨过千岁,有的同学功成身就口头还叨叨:“作为男人今生两大错,投身教育是钻错了大门,立业语文是钻错了小门。”我不像他们一样愤世嫉俗,年近而立我都不见立,思想依然幼稚。我热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校名源自《诗经》周南篇,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创办。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教,有名师荟萃:朱剑凡、徐特立、周震鳞、杨昌济、杨树达等;学,有英才辈出: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等。作为1985年湖南省率先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之一,自2002年连续8年获评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获评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2010年成立心理教研组,
方勇,一个干练而响亮的名字,一个睿智而大胆的校长,一个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人。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大物理系,历任醴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醴陵市教育局副局长、醴陵四中校长等职,现任湖南省醴陵一中校长。曾获得湖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优秀中小学(幼儿园)校长等荣誉称号。任醴陵一中校长六年来,始终将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他认为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素
写景类文章多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发现美、感悟美多为写景类文章的主题。以往,学生已学过不少写景类文章,但是,在学了多篇写景类文章后,我们发现,学生能读能背,也掌握了写景类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没有形成写景文“类结构”。为了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和学习能力,我在统观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了第三单元的《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第七单元的《雾凇》,这四篇典型的写景类课文组
偶遇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黄生英的博客——田野拾穗。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博客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法国大画家米勒的名作《拾麦穗者》:金黄色的麦田,远方的谷堆,近处零星洒落的麦穗,姿态优美的拾麦穗者。安详,和美,宁静,悠远。  博客首页的左下角,有她的一张照片:白衬衣,漂亮的丝巾,和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容,优雅的转身。  曾有人说过,博客是一个通向他人内心深处的窗口。如果真想了解一个人
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掩卷沉思,感慨颇多。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以及自我教育与目标实现。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来自移民家庭,贫困无知,英语甚至不是他们的母语。就是这样一些孩子在一个伟大的老师的引导下,成绩优异,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闭上自己的眼睛,放弃偏见,付出爱心,打开自己和学生心扉,不因外在因素影响判断力,倾其所有接受每一颗稚嫩的童心。教育者就应该蹲下身子,竖起耳朵,不受距离差距丧失平衡性,尽其所能聆听学生每一声话语;伸出温暖双手,逐开学生的笑颜,不以师道尊严错过学生萌发期,竭其所能浇灌每一个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笔者以教育者对学生偏见为例,谈谈如何打开自己和学生的心扉。  【案例
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高、自主设计水平偏低,以及运用时机和频率不够科学等,应当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并进行纠正与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目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在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眼中,把握知识点、抓住考点才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只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刚毕业的翁老师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个问题:“陈老师,作业方面到底该怎么给学生评定等级呢?怎样的得优?怎样的又得良?及格不及格又该怎么界定呢?”小翁初出茅庐,谦虚好学,她这么一问,我一下愣住了,是呵,我们教师天天在批改作业,可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课业情况,标准是什么,秉承怎么样的理念,又想达到怎样的目的,仔细一琢磨,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就拿作文评价来说吧,同一篇作文,在不同老师的笔下,所
“你是清新的君子兰,盛开在彤红的朝阳中。你那蓬勃的生机,芬芳了家乡的土地;你那如火的赤诚,燃烧了深山的贫瘠。你在希望工程中获得成长,你在茁壮成长中播种新的希望。”这是湖南省城步县儒林镇中心学(以下简称“儒林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兰朝红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喜来登农村优秀教师奖”的颁奖词。  “为了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扎根家乡。” 每当人们问起是否后悔当初放弃省城工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