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症,是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尚无突破,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目的:本课题以V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杏丁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组,运用先进的实验技术,重点观察了丹红注射液对VD大鼠脑组织中AChE,血清中NO、血浆中ET含量的影响,探讨VD的发病机制及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保护VD大鼠缺血脑组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机理,为该药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方法:用健康清洁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正常喂养一周后,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四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杏丁组、丹红组,每组各12只;采用王蕊改进的两血管阻断+硝普纳降压法进行制作VD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用避暗实验方法判定造模成功与否及了解大鼠的学习记忆情况后按成人临床等效量进行换算分别给丹红组与杏丁组腹腔注射药物,同时其它两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治疗14天后再次行避暗实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情况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ChE、血浆中ET、血清中NO的含量同时制作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切片;分析结果并做出理论探讨。
  结果:①疗程结束后丹红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1);②模型组血清NO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丹红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血浆ET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丹红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脑组织中AChE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丹红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③HE染色大鼠海马CA1区的细胞比较: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结构紧密,层次丰富。模型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杂乱、稀疏、染色淡,细胞线不清晰;丹红组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①丹红注射液与杏丁注射液均可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②VD模型大鼠血浆中ET、血清中NO及脑组织中AChE含量与VD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血管性痴呆、判断程度及疗效的一个客观指标;③丹红注射液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的细胞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海马CA1区损害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形态基础之一;④丹红注射液可能作用机制为促进血管内细胞合成、释放NO增多,同时合成、释放ET减少,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促进血管再生,并直接或间接的保护脑神经;降低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提高AChT活性,从而使Ach活性升高,改善模型动物的认知状况。
其他文献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负责合成线性染色体3'末端端粒,稳定端粒的结构和长度。端粒酶包括端粒酶RNA(telomerase RNA , TR )和决定其活性的端粒酶逆转录酶(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及其它结合蛋白。端粒酶在干细胞再生、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活动中起关键性作用。当端粒酶缺失会导致血液和上皮组织异常,而端粒酶异常激活也会导致肿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催化化学反应的技术,光催化剂吸收太阳光,产生多种能够降解有毒污染物的活性组分,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光催化剂依旧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缺陷,如可见光响应波长短、光生电子与空穴容易复合以及降解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设计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并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率是催化剂研究的主要方向。稀土元素掺杂能够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并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
学位
烟气SO引起的酸雨污染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含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酸性Fe溶液烟气脱硫,是利用Fe对S(Ⅳ)的催化氧化作用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和S(Ⅳ)的氧化性进行的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文对Fe催化氧化S(Ⅳ)、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硫酸盐以及两者联合作用的脱硫进行了研究.
学位
地下水具有稳定的生化特性,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砷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受到了环保领域的重点关注。尽管传统的铁阳极电絮凝技术与曝气工艺的耦合可用于缺氧地下水As(III)的处理,但是该技术在可控性、长效性及经济性方面有待改进,且As(III)氧化、固体脱除机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传统电絮凝与曝气耦合工艺中,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导致氧气的利用率低,从而增加了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且处理率不高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并对其进行研究。论文对常用混凝剂进行了比较筛选,并针对两种废水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和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研究过程中,在实验室对四种混凝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铁(Fe2(SO4)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三种助凝剂硅胶,聚乙烯醇
学位
传统的染色过程在水浴中进行,将产生大量富含有机污染物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用超临界CO作为染色介质,真正实现了无水染色,彻底消除了印染废水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印染废水处理的难题,保护了水资源.该论文介绍了超临界CO流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染色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了超临界CO染色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外超临界CO染色的研究进展.通过在染色温度52-143℃,压力10-24MPa,染色时间5-60min的实
学位
世界牦牛起源于中国,全世界牦牛数量的95%分布在中国。现代的家养牦牛是中国古羌人(即现代藏族人的祖先)在距今大约5000-100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驯化野牦牛而来的。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寒冷、低氧地区,那里的空气氧含量只为海平面的1/3—1/2。牦牛长期生活在这种寒冷、低氧环境下,不仅能正常繁育后代,而且能为藏族人民提供奶、肉、皮、毛、绒等生活必需品,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它不仅
学位
共轭亚油酸(Coni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亚油酸异构体的统称,它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功能物质。在反刍动物的肉、奶制品内含量较多。目前,大量研究表明CLA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血脂、抗炎症反应、抗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反油酸(E1aidic acid,EA,t9.C18:1)是含有反式双键的异构体,存在于氢化植物油中。它与胆固醇代谢有关,过量的反油酸容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的基因rs375853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此确定RBP4基因rs3758539位点是否为PE易感性基因位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子痫前期提供理论依据。初步探讨PE和正常孕妇RBP4水平、胎盘RBP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  方法:  1.
学位
近年来,鱼藤酮(Rotenone)作为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逐年递增。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鱼藤酮农药的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率为非接触人群的2.5-5.8倍。PD是全球第二大老化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变性、坏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