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鱼藤酮(Rotenone)作为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逐年递增。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鱼藤酮农药的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率为非接触人群的2.5-5.8倍。PD是全球第二大老化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变性、坏死、丢失,并伴有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蓄积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y,LB)。目前研究表明,基因遗传、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环境化学毒物暴露等均参与DA神经元损伤。其中炎症反应尤其是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炎症在DA神经元变性坏死中发挥关键的作用。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可与CXC趋化因子1(CXCL1)、CXCL2、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配体结合,促进免疫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CXCR2能否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引发神经炎症,进而调控DA神经元损伤及其机制不清楚。
目的:
本课题通过鱼藤酮处理建立PD小鼠模型,研究CXCR2在DA神经元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寻找防治鱼藤酮暴露DA神经元的损伤提供新靶点。
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80只成年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Rot)、鱼藤酮+CXCR2抑制剂(SB225002)组(Rot+SB225002)、CXCR2抑制剂组(SB225002),每组20只。鱼藤酮按照1.5mg/kg/天、SB225002按照2mg/kg/天经腹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染毒结束后,麻醉小鼠(n=10只/组),经4%多聚甲醛灌注5分钟,取脑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其余小鼠(n=10只/组)经生理盐水灌注后,冰上迅速剥离脑组织并分离中脑、纹状体,放入液氮速冻后转入-80℃保存备用。
2.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制备脑冰冻切片,应用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anti-TH(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神经元数量和密度;应用anti-Iba-1(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
3.qPCR分析: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记物(iNOS、TNF-α和IL-1β)和M2极化标记物(Arg-1、Ym-1、CD206)的mRNA水平。
4.Western blot分析:检测中脑和纹状体组织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Iba1、INOS、Arg-1、STAT1、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在鱼藤酮PD小鼠中CXCR2表达水平增高:与Con组比较,Rot组CXCR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2.抑制CXCR2活性减轻鱼藤酮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相反Rot+SB225002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升高(p<0.05)。
3.抑制CXCR2活性降低鱼藤酮PD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表达与磷酸化水平:与Con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Rot+SB225002组小鼠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
4.抑制CXCR2活性改善鱼藤酮PD小鼠步态异常:小鼠足迹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步长降低、步距增加(p<0.05);而,Rot+SB225002组小鼠步长增加、步距降低(p<0.05)。
5.抑制CXCR2活性降低中脑和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M1极化水平: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Iba-1和M1极化相关因子(INOS、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rg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反,这些改变在Rot+SB225002组的到明显逆转(p<0.01)。
6.抑制CXCR2活性减弱中脑NF-κB和STAT1信号通路活化: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Rot+SB225002组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在鱼藤酮暴露时,趋化因子受体CXCR2可通过激活STAT1和NF-κB信号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M1极化引发神经炎症,进而损伤小鼠DA神经元;相反抑制CXCR2可改善这些损伤作用,提示CXCR2可能作为干预PD的一个潜在新靶点。
目的:
本课题通过鱼藤酮处理建立PD小鼠模型,研究CXCR2在DA神经元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寻找防治鱼藤酮暴露DA神经元的损伤提供新靶点。
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80只成年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Rot)、鱼藤酮+CXCR2抑制剂(SB225002)组(Rot+SB225002)、CXCR2抑制剂组(SB225002),每组20只。鱼藤酮按照1.5mg/kg/天、SB225002按照2mg/kg/天经腹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染毒结束后,麻醉小鼠(n=10只/组),经4%多聚甲醛灌注5分钟,取脑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其余小鼠(n=10只/组)经生理盐水灌注后,冰上迅速剥离脑组织并分离中脑、纹状体,放入液氮速冻后转入-80℃保存备用。
2.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制备脑冰冻切片,应用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anti-TH(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神经元数量和密度;应用anti-Iba-1(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
3.qPCR分析: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记物(iNOS、TNF-α和IL-1β)和M2极化标记物(Arg-1、Ym-1、CD206)的mRNA水平。
4.Western blot分析:检测中脑和纹状体组织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Iba1、INOS、Arg-1、STAT1、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在鱼藤酮PD小鼠中CXCR2表达水平增高:与Con组比较,Rot组CXCR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2.抑制CXCR2活性减轻鱼藤酮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相反Rot+SB225002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升高(p<0.05)。
3.抑制CXCR2活性降低鱼藤酮PD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表达与磷酸化水平:与Con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Rot+SB225002组小鼠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
4.抑制CXCR2活性改善鱼藤酮PD小鼠步态异常:小鼠足迹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步长降低、步距增加(p<0.05);而,Rot+SB225002组小鼠步长增加、步距降低(p<0.05)。
5.抑制CXCR2活性降低中脑和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M1极化水平: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Iba-1和M1极化相关因子(INOS、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rg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反,这些改变在Rot+SB225002组的到明显逆转(p<0.01)。
6.抑制CXCR2活性减弱中脑NF-κB和STAT1信号通路活化: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Rot+SB225002组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在鱼藤酮暴露时,趋化因子受体CXCR2可通过激活STAT1和NF-κB信号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M1极化引发神经炎症,进而损伤小鼠DA神经元;相反抑制CXCR2可改善这些损伤作用,提示CXCR2可能作为干预PD的一个潜在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