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受体CXCR2在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ncsy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鱼藤酮(Rotenone)作为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逐年递增。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鱼藤酮农药的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率为非接触人群的2.5-5.8倍。PD是全球第二大老化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变性、坏死、丢失,并伴有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蓄积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y,LB)。目前研究表明,基因遗传、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环境化学毒物暴露等均参与DA神经元损伤。其中炎症反应尤其是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炎症在DA神经元变性坏死中发挥关键的作用。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可与CXC趋化因子1(CXCL1)、CXCL2、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配体结合,促进免疫细胞的聚集和活化,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CXCR2能否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引发神经炎症,进而调控DA神经元损伤及其机制不清楚。
  目的:
  本课题通过鱼藤酮处理建立PD小鼠模型,研究CXCR2在DA神经元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寻找防治鱼藤酮暴露DA神经元的损伤提供新靶点。
  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80只成年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Rot)、鱼藤酮+CXCR2抑制剂(SB225002)组(Rot+SB225002)、CXCR2抑制剂组(SB225002),每组20只。鱼藤酮按照1.5mg/kg/天、SB225002按照2mg/kg/天经腹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染毒结束后,麻醉小鼠(n=10只/组),经4%多聚甲醛灌注5分钟,取脑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其余小鼠(n=10只/组)经生理盐水灌注后,冰上迅速剥离脑组织并分离中脑、纹状体,放入液氮速冻后转入-80℃保存备用。
  2.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制备脑冰冻切片,应用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anti-TH(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神经元数量和密度;应用anti-Iba-1(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
  3.qPCR分析: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记物(iNOS、TNF-α和IL-1β)和M2极化标记物(Arg-1、Ym-1、CD206)的mRNA水平。
  4.Western blot分析:检测中脑和纹状体组织CXCR2、α-synuclein、p-α-synuclein(S129)、Iba1、INOS、Arg-1、STAT1、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在鱼藤酮PD小鼠中CXCR2表达水平增高:与Con组比较,Rot组CXCR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2.抑制CXCR2活性减轻鱼藤酮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相反Rot+SB225002组小鼠中脑DA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和纹状体TH染色光密度明显升高(p<0.05)。
  3.抑制CXCR2活性降低鱼藤酮PD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表达与磷酸化水平:与Con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Rot+SB225002组小鼠α-synuclein和p-α-synuclein(S12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
  4.抑制CXCR2活性改善鱼藤酮PD小鼠步态异常:小鼠足迹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步长降低、步距增加(p<0.05);而,Rot+SB225002组小鼠步长增加、步距降低(p<0.05)。
  5.抑制CXCR2活性降低中脑和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M1极化水平: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Iba-1和M1极化相关因子(INOS、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rg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反,这些改变在Rot+SB225002组的到明显逆转(p<0.01)。
  6.抑制CXCR2活性减弱中脑NF-κB和STAT1信号通路活化:与Con组相比,Rot组小鼠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Rot+SB225002组p-STAT1、p-P65、p-Iκ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IκBα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在鱼藤酮暴露时,趋化因子受体CXCR2可通过激活STAT1和NF-κB信号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M1极化引发神经炎症,进而损伤小鼠DA神经元;相反抑制CXCR2可改善这些损伤作用,提示CXCR2可能作为干预PD的一个潜在新靶点。
其他文献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氮化碳基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g-C3N4廉价易得,结构稳定,禁带宽度较低(Eg=2.7 eV),但是由于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较高,限制了它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本论文通过非金属掺杂以及与半导体复合制备了g-C3N4基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催化剂,所得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比未改性的 g-C3N4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改性氮化碳的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负责合成线性染色体3'末端端粒,稳定端粒的结构和长度。端粒酶包括端粒酶RNA(telomerase RNA , TR )和决定其活性的端粒酶逆转录酶(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及其它结合蛋白。端粒酶在干细胞再生、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活动中起关键性作用。当端粒酶缺失会导致血液和上皮组织异常,而端粒酶异常激活也会导致肿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催化化学反应的技术,光催化剂吸收太阳光,产生多种能够降解有毒污染物的活性组分,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光催化剂依旧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缺陷,如可见光响应波长短、光生电子与空穴容易复合以及降解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设计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并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率是催化剂研究的主要方向。稀土元素掺杂能够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并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
学位
烟气SO引起的酸雨污染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含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酸性Fe溶液烟气脱硫,是利用Fe对S(Ⅳ)的催化氧化作用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和S(Ⅳ)的氧化性进行的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文对Fe催化氧化S(Ⅳ)、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硫酸盐以及两者联合作用的脱硫进行了研究.
学位
地下水具有稳定的生化特性,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砷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受到了环保领域的重点关注。尽管传统的铁阳极电絮凝技术与曝气工艺的耦合可用于缺氧地下水As(III)的处理,但是该技术在可控性、长效性及经济性方面有待改进,且As(III)氧化、固体脱除机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传统电絮凝与曝气耦合工艺中,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导致氧气的利用率低,从而增加了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且处理率不高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并对其进行研究。论文对常用混凝剂进行了比较筛选,并针对两种废水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和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研究过程中,在实验室对四种混凝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铁(Fe2(SO4)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三种助凝剂硅胶,聚乙烯醇
学位
传统的染色过程在水浴中进行,将产生大量富含有机污染物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用超临界CO作为染色介质,真正实现了无水染色,彻底消除了印染废水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印染废水处理的难题,保护了水资源.该论文介绍了超临界CO流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染色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了超临界CO染色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国内外超临界CO染色的研究进展.通过在染色温度52-143℃,压力10-24MPa,染色时间5-60min的实
学位
世界牦牛起源于中国,全世界牦牛数量的95%分布在中国。现代的家养牦牛是中国古羌人(即现代藏族人的祖先)在距今大约5000-100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驯化野牦牛而来的。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寒冷、低氧地区,那里的空气氧含量只为海平面的1/3—1/2。牦牛长期生活在这种寒冷、低氧环境下,不仅能正常繁育后代,而且能为藏族人民提供奶、肉、皮、毛、绒等生活必需品,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它不仅
学位
共轭亚油酸(Coni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亚油酸异构体的统称,它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功能物质。在反刍动物的肉、奶制品内含量较多。目前,大量研究表明CLA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血脂、抗炎症反应、抗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反油酸(E1aidic acid,EA,t9.C18:1)是含有反式双键的异构体,存在于氢化植物油中。它与胆固醇代谢有关,过量的反油酸容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的基因rs375853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此确定RBP4基因rs3758539位点是否为PE易感性基因位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子痫前期提供理论依据。初步探讨PE和正常孕妇RBP4水平、胎盘RBP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  方法:  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