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且处理率不高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并对其进行研究。 论文对常用混凝剂进行了比较筛选,并针对两种废水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和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研究过程中,在实验室对四种混凝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铁(Fe2(SO4)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三种助凝剂硅胶,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氨(PAM)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 1)混凝试验所采用的四种絮凝剂对低浓度城市合流污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PAC和PAFC的处理效果较好,PAFC尤佳。 2)试验所选择的助凝剂效果以PAM最好,聚乙烯醇次之,活化硅胶作用不大。 综合比较四种絮凝剂和三种助凝剂后,使用PAFC和PAM分别对上海市合流污水和同济新村污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3)对于上海市合流污水,当PAFC为10.6mg/L,PAM为0.5mg/l,污泥回流比为80%时,综合效果最优,出水COD,TP,SS分别为33.6mg/l,0.42mg/l,16mg/l,去除率分别为72.7%,81.6%,81.7%。 4)对于同济新村污水,在投加混凝剂PAFC为19.8mg/L,回流比为50%时,各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最佳:COD为72.3%,TP为87.0%,SS为81.7%。 5)对于合流污水,污泥回流对SCOD去除率作用明显,当投加PAFC为10.6mg/L,回流比为80%时,去除率为49.3%,而对于其他水质指标而言,污泥回流的作用不明显。 6)对于同济新村污水,当污泥回流比为20%时,COD,SCOD去除率分别比无污泥回流上升了5%和19%,达到69%和62.1%。而污泥回流比的变化对同济新村污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影响不大。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处理中低浓度城市污水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方案。
其他文献
海参是一种优良保健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人们对海参的活性物质也越来越关注。本文采用酶解法提取海参黑色素,利用黑色素碱溶酸沉的性质提取得到海参黑色素,并对黑色素进行降解处理,研究其结构特征及性质。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用胰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胶原蛋白酶、胃蛋白酶九种酶酶解处理海参,然后利用黑色
蒽醌类染料由于具有上染颜色鲜艳、拼色性能较佳和上色率优良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目前市场上使用量仅次于偶氮类的第二大染料。蒽醌类活性染料的制备主要是以溴氨酸为中间体,经过溴氨酸与芳胺的乌尔曼缩合反应得到。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同时加入大量的铜粉,来催化溴氨酸与芳胺的乌尔曼缩合反应。由于氯化亚铜的选择性差,催化效率慢,加入的大量铜粉还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因此设计和开发高效环保的新
作为非金属有机半导体材料,石墨相氮化碳 (g-C3N4) 具有带隙合适、电子结构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等诸多亮点,在新能源以及环境优化等领域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纳米级g-C3N4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电催化等领域。某种程度上来说,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拓宽了g-C3N4的应用领域,使其具有更加诱人的前景。然而由于g-C3N4还存在着如光
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农药和医药等行业的药物,由于其过度的滥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效果好,是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首先借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通过对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建立分离分析方法,并对选用的方法进行多方面验证。通过对四种药物在0.05μg·mL-1~10μg·
学位
8-羟基喹啉作为一种典型的荧光团,具有极强的螯合配位能力。它在有机溶剂或水溶液中自身发光很弱,而与金属离子络合后其荧光强度大幅增加,因此可以用于设计OFF-ON型的荧光探针。研究表明,对8-羟基喹啉2,5,7位进行简单修饰不仅可以改变配位金属种类和数目,还可调控其发光颜色,有利于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功能化喹啉类衍生物。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生物体、疾病诊断、金属离子检测等领域。本论文以8-羟基喹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氮化碳基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g-C3N4廉价易得,结构稳定,禁带宽度较低(Eg=2.7 eV),但是由于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较高,限制了它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本论文通过非金属掺杂以及与半导体复合制备了g-C3N4基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催化剂,所得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比未改性的 g-C3N4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改性氮化碳的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负责合成线性染色体3'末端端粒,稳定端粒的结构和长度。端粒酶包括端粒酶RNA(telomerase RNA , TR )和决定其活性的端粒酶逆转录酶(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及其它结合蛋白。端粒酶在干细胞再生、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活动中起关键性作用。当端粒酶缺失会导致血液和上皮组织异常,而端粒酶异常激活也会导致肿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催化化学反应的技术,光催化剂吸收太阳光,产生多种能够降解有毒污染物的活性组分,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光催化剂依旧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缺陷,如可见光响应波长短、光生电子与空穴容易复合以及降解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设计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并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率是催化剂研究的主要方向。稀土元素掺杂能够降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并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
学位
烟气SO引起的酸雨污染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含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酸性Fe溶液烟气脱硫,是利用Fe对S(Ⅳ)的催化氧化作用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和S(Ⅳ)的氧化性进行的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文对Fe催化氧化S(Ⅳ)、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硫酸盐以及两者联合作用的脱硫进行了研究.
学位
地下水具有稳定的生化特性,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砷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受到了环保领域的重点关注。尽管传统的铁阳极电絮凝技术与曝气工艺的耦合可用于缺氧地下水As(III)的处理,但是该技术在可控性、长效性及经济性方面有待改进,且As(III)氧化、固体脱除机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传统电絮凝与曝气耦合工艺中,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导致氧气的利用率低,从而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