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隐喻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政治话语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表达方式。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隐喻间接地表达哲学、伦理、政治或宗教观点,这反映了隐喻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隐喻系统进行主动架构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与评价,这反映了隐喻对观点塑造和价值判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本文研究的隐喻是涉及俄罗斯政治问题或事件的隐喻,包括俄语和英语表达。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隐喻反映了俄罗斯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国际关系、俄罗斯国内政党间的关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了源域-目标域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性别与历史在政治隐喻领域中的特征;从多种要素出发研究分析了俄罗斯政治隐喻所映射的美俄关系和政党关系;补充了英美、中亚等国家政治隐喻的案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分类法、归纳法和批判描述法。经过研究和论证,本文认为,在政治场合中使用隐喻具有必然和偶然两种因素。可以将政治隐喻按照源域-目标域、性别和历史要素、隐喻来源地进行划分。政治隐喻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种:通过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通过概念架构实现隐喻化过程、通过概念间的关联传播价值观念。政治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点在美国、俄罗斯已经受到较大的重视。本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中阐述了研究背景、任务、创新点、方法和前人研究成果。正文分为五个章节:政治隐喻的界定、政治隐喻的成因、政治隐喻的分类、政治隐喻的作用机制与隐喻和政治现实。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移民和流动性是我们的时代特点。在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移民的速度和数量迅速增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并不一定都很顺利,交际双方(包括劳工、移民、游客、旅居等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有时并不能产生积极友好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可能导致诸如文化冲突、精神抑郁、被迫迁徙,甚至战争等严重后果,这些案例越来越多的在文学作品里展现出来。亚裔美国离散文学的发展记录了亚裔移民在美国的苦
学位
山东省北部某村庄近1000名的人口中约有近90%的人信奉天主教。该村建有自己的教堂,每周举行弥撒,村民遵守共同的天主教教规、教条,积极参与宗教活动,虔诚的向上帝祈祷,天主教文化影响了村民生活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本文旨在探究该村村民天主教身份的建构过程,以揭示天主教文化与中国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下该身份的形成发展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和阐释这一过程,本文以Peek的三阶段宗教身份建构模型为基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英语教学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作为湘西州内唯一的本科英语师范专业,吉首大学英语师范专业肩负着培养全州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大责任。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结合的个案研究方法,以吉首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为例,在探索其课程设置和修订的过程中遵循需求分析理论和定位理论的基本原则,运用问卷法、访谈法针对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系,分别从在
本文采用“一义多形”视角,考察亚洲英语学习者的与格构式交替现象,即双宾语与格结构和介词与格结构的竞争关系。基于亚洲英语学习者语料库(ICNALE),本研究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两个方面展开参项标注、进行定量研究。语言内部参项涉及句法复杂度(包括接受者复杂度和客体复杂度)、词长、接受者和客体的代词性、接受者和客体的定指性、接受者的人称、接受者的生命度等,语言外部的参项指的是说话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
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Ghomálá’语语音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Ghomálá’语是喀麦隆西部省巴米雷克民族所说的十一种语言之一。属于尼日尔-刚果语系、班图语族、东格拉斯菲尔德(Eastern Grassfields)语支下的巴米雷克语的一种变体,以Bandjoun地区的方言为代表,是各种巴米雷克语中具有书写形式的一种语言。本研究以10名以Ghomálá’语为母语的男女性为发音人,实地录制了
近年来,话语词研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话语词概念的提出被视为语义描写领域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成为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领域的一个新课题。话语词是构建语篇联系的核心手段之一,语义繁杂,功能众多。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经常使用话语词来制约受话人对话语内容的理解,而受话人则通过语用推理对话语内容做出判断,进而提取语用信息。话语词是一种话语现象,是在话语中起语用功能的词语或结构,是说话人展现自己对话
学位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新闻已经成为国家内部和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生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财经类新闻在国内和国际新闻报道中占比越来越高。因此,财经新闻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财经新闻外译的史料,以新华网等俄语翻译为语料从财经新闻内涵入手探究中国财经新闻俄译的规律和常见翻译方法。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本文所研究新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努力引进外教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外教的数量快速地增长。在本研究中,作者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教为实验对象,来探究外教与中国同事之间的跨文化友谊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以友谊和跨文化友谊为理论基础,采用了初步研究和采访的实验方法。根据研究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外教与中国同事仅仅保持的是友好的同事关系与工作关系,而非深层次的友谊。这主要表现为交往程度
“美”是抽象的,很难对其定义。但“美”又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形象中,可以通过对形象的描绘得以显现。语言是形成“美”这一观念的手段。而熟语作为语言的缩影和语言高度凝练的结晶,有大量描绘“美”的表达。语言世界图景问题研究最早始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В.Гумбольдт),目前已成为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话题。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通过对其描写与阐释可以深刻揭示一个民族精神性的本质
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картинамира)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表达,是某一语言共同体对客观世界的观念认识的总和。它认为,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理解和架构世界的方式,包含了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看待世界的态度,因此语言世界图景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而每一种民族语言中都存在着很多文化关键词(ключевоеслово),又称观念词(слово-концепт),这些语词是观念(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