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英语教学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作为湘西州内唯一的本科英语师范专业,吉首大学英语师范专业肩负着培养全州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大责任。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结合的个案研究方法,以吉首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为例,在探索其课程设置和修订的过程中遵循需求分析理论和定位理论的基本原则,运用问卷法、访谈法针对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系,分别从在校学生、毕业生和学院教师如课程设置负责人及资深英语教师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各自对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看法与态度,分析课程设置现有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研究显示,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发展过程基本上是采用由上而下的模式。项目负责人在整个课程修订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建议课程设置改革应该:1)转变对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观念,重视其师范性、实用性和实践性;2)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的比例,增加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和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3)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的内容,完善通识课程、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及加强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蒋锡震是活跃在康熙年间的江南诗人,在当地蜚声艺林,现存有诗集《青溪诗偶存》十卷。蒋锡震的诗人身份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兼有清诗由前期向中期转型的过渡性特征。通过对蒋锡震个人及其诗歌创作特征的观照,有助于了解当时处于诗风转型期的地方代表性诗人的风貌、以及探索清诗新出路的一般模式和个性化成果。  本文以蒋锡震的诗文集为基本资料,通过相关文献材料的整合和分析,力图展现出一个有志于诗学、面目清晰的诗人形象。
学位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语国家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克制沉静的笔调和第一人称的口吻刻画了诸多带有身份困扰的无根人物。《长日留痕》和《无法安慰》这两部小说被认为是石黑一雄最不相似的两部作品,前者充满了对大英帝国的怀旧情绪,一举奠定了石黑一雄作为历史性书写作家的地位,而后者则把故事场景搬到了不知名的欧洲小城,让石黑一雄被重新定义为国际化书写小说家。然而,作为石黑一雄小说中经常出
学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近两年一再被政策提及,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全球化背景来看,在英语学科中融入中国文化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笔者和一名十年教学经验英语教师共同在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开展的为期一年半的“英语话中华”创新选修课,收集、整理分析了包括教学反思、纵深访谈、小组访谈、课堂观察、田野笔记等在内的数据,对比了项目发起人、实施者、评价者的观念和行为,挖掘了课程启动、实施、管理
学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是20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毛姆一生出版了大量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片小说,随笔,戏剧等,异域风情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毛姆对东方情有独钟:他以南太平洋岛屿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东方故事,南太平洋诸岛甚至被称为“毛姆国”;1919年他前往中国,回国后,他以中国见闻为素材,创作了《在中国的屏风上》(On a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为电视观众“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接触相应的媒介,并在共同的社群里交流观剧心得,从而进一步扩大电视剧的传播力。因此,了解国内外网络观众的深层心理,把握他们真实的观剧需求,对提高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的电视剧研究中,不少学者或以海外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入手,或从国产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传播策略及内容本身的
学位
移民和流动性是我们的时代特点。在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移民的速度和数量迅速增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并不一定都很顺利,交际双方(包括劳工、移民、游客、旅居等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有时并不能产生积极友好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可能导致诸如文化冲突、精神抑郁、被迫迁徙,甚至战争等严重后果,这些案例越来越多的在文学作品里展现出来。亚裔美国离散文学的发展记录了亚裔移民在美国的苦
学位
山东省北部某村庄近1000名的人口中约有近90%的人信奉天主教。该村建有自己的教堂,每周举行弥撒,村民遵守共同的天主教教规、教条,积极参与宗教活动,虔诚的向上帝祈祷,天主教文化影响了村民生活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本文旨在探究该村村民天主教身份的建构过程,以揭示天主教文化与中国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下该身份的形成发展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和阐释这一过程,本文以Peek的三阶段宗教身份建构模型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