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基于国内全科医学培训现状及相关政策,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开展调查,全面了解深圳市规培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满意度、需求等情况,评价全科规培的效果,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全科医师规培制度、壮大并稳定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深圳市全科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为基础,自行设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定量研究:对2008—2017年参加深圳市全科规培的全部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638名已经毕业的和534名正在规培的学员。调查1172名学员共获得有效问卷1005份,有效回收率为85.8%。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全科规培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定性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学员60名、带教老师20名、社康管理人员10名为对象进行现场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规培访谈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1.国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随着2000年我国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建立,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等地对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开始试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养工作在改革培养模式、加强组织管理和基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训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
  2.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和参加意愿
  50.0%以上的学员在入培前对全科规培的期望较高,但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态度乐观的学员不足40.0%,且乐观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影响学员参加规培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福利待遇不优厚、缺乏激励机制以及对全科医生职业前景不看好等。3.全科规培的效果评价
  学员认为全科规培效果较好的方式为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指导、相对独立的门诊;分别有56.2%和62.3%的毕业学员认为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内容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且在诊疗能力、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比未规培的全科医师有优势;约一半的学员对全科规培整体表示满意(毕业学员和在培学员分别为46.8%和47.5%),其中满意度最高和最低的项目分别为理论课程师资水平和培训期间收入。大部分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对学员评价较好,认为经过规培的全科医师在诊疗水平、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提升。
  4.全科规培需要改进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实践机会、带教师资能力以及科室轮转安排是全科规培需要改进的内容。存在问题:①资源层面:规培对常见病多发病、人文素养、医疗管理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培训的内容及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带教老师缺少全科思维、带教经验不足;②制度层面:管理缺乏规范性,资金得不到保障,政策落实不力;③执行层面:社康中心整体情况一般,学员全科意识不足。
  结论与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显成效。经过规培,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大部分学员和管理人员对规培效果反馈良好。但全科规培工作也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如培训大纲不全面、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规范、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员对全科规培的满意度及效果评价。建议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带教师资力量建设,规范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全科人才。
其他文献
双酚A(bisphenol A, BPA)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工业化合物之一,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然而,毒理学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BPA与不孕不育、不良妊娠结局、儿童行为及智力异常、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近期研究提示,BPA暴露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具有潜在关联,但结论尚不一致。此外,双酚S(bisphenol S, BPS)和双酚F(bisphenol F, BPF
学位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总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脑卒中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疾病,极大地威胁着国民的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CVD高危因素除了超重肥胖、吸烟、酗酒、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糖尿病、血脂异常、空气污染等因素,最近的研究报道听力损失与CHD
学位
饮用水氯化消毒技术自20世纪问世以来,有效控制了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显著提高了饮用水卫生质量。然而,氯化消毒剂与原水中的有机前体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DBPs暴露可引起实验动物不良妊娠结局,但孕期DBPs暴露是否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流行病学证据尚不一致,且DBPs的毒性机制也不明确。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多采用外暴露评估方法,忽略了DBPs暴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两种常见的年龄相关疾病。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它们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在不断攀升。目前,全球T2D患者人数高达4.63亿,同时痴呆人数超过5000万(AD患者占50–60%)。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T2D和AD之间存在双向关联。T2D患者的AD发病风险是非T2D人群的1.53倍。
学位
目的  了解6~14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探讨睡眠时长、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与肥胖的关联,为制定防控儿童肥胖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茂名市10所中小学校的6~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集信息,并根据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临界值,定义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参考2017年美国
学位
目的:探索皮瓣内切核酸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和MIR125B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得到HNSCC风险位点;进一步探讨风险位点与吸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寻找表达量与风险位点多态性相关的基因;发现新的HNSCC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为HNSCC病因学研究提
目的:分析深圳市气温与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寿命损失之间的关联,多角度地量化温度暴露造成的绝对和相对死亡负担,明确不同人群对温度的敏感性,为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有效防治气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深圳市2013-2017年气象、空气污染物及每日死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索体感温度与非意外死亡风险/寿命损失,及其中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寿命损失之间的关联,并在此模型框架下,估计非最佳
学位
目的:孕期增重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不同孕期增重速率(gestational weight gain rate,GWGR)对子代体格发育和肥胖风险影响的证据十分有限,故本研究第一个目的旨在探索孕妇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出生结局及2岁内体格发育的关联,第二个目的在于探索孕妇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对子代2岁内BMI发展轨迹及超重/肥胖风险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出生队列,纳入2012
学位
目的:研究Nrf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ML385联合化疗药物表柔比星选择性提升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临床治疗中进一步选择性提高癌症的化疗效果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选用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及肝癌细胞系HepG2,分别对其进行传代、培养后,按照空白组、ML385组、表柔比星组及联合组(ML385-表柔比星)分组染毒。控制各组药物染毒处理时间均为24
学位
目的:铅是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且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可对全身各个系统造成损伤。铅具有一定的致突变致癌能力,国际癌症组织将其归为IIB类致癌物。研究报道,铅、砷、镉等多种重金属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砷和镉可通过细胞膜表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 ERs)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