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基于国内全科医学培训现状及相关政策,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开展调查,全面了解深圳市规培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满意度、需求等情况,评价全科规培的效果,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全科医师规培制度、壮大并稳定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深圳市全科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为基础,自行设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定量研究:对2008—2017年参加深圳市全科规培的全部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638名已经毕业的和534名正在规培的学员。调查1172名学员共获得有效问卷1005份,有效回收率为85.8%。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全科规培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定性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学员60名、带教老师20名、社康管理人员10名为对象进行现场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规培访谈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1.国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随着2000年我国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建立,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等地对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开始试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养工作在改革培养模式、加强组织管理和基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训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
2.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和参加意愿
50.0%以上的学员在入培前对全科规培的期望较高,但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态度乐观的学员不足40.0%,且乐观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影响学员参加规培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福利待遇不优厚、缺乏激励机制以及对全科医生职业前景不看好等。3.全科规培的效果评价
学员认为全科规培效果较好的方式为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指导、相对独立的门诊;分别有56.2%和62.3%的毕业学员认为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内容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且在诊疗能力、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比未规培的全科医师有优势;约一半的学员对全科规培整体表示满意(毕业学员和在培学员分别为46.8%和47.5%),其中满意度最高和最低的项目分别为理论课程师资水平和培训期间收入。大部分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对学员评价较好,认为经过规培的全科医师在诊疗水平、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提升。
4.全科规培需要改进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实践机会、带教师资能力以及科室轮转安排是全科规培需要改进的内容。存在问题:①资源层面:规培对常见病多发病、人文素养、医疗管理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培训的内容及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带教老师缺少全科思维、带教经验不足;②制度层面:管理缺乏规范性,资金得不到保障,政策落实不力;③执行层面:社康中心整体情况一般,学员全科意识不足。
结论与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显成效。经过规培,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大部分学员和管理人员对规培效果反馈良好。但全科规培工作也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如培训大纲不全面、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规范、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员对全科规培的满意度及效果评价。建议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带教师资力量建设,规范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全科人才。
本研究基于国内全科医学培训现状及相关政策,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开展调查,全面了解深圳市规培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满意度、需求等情况,评价全科规培的效果,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全科医师规培制度、壮大并稳定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深圳市全科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为基础,自行设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定量研究:对2008—2017年参加深圳市全科规培的全部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638名已经毕业的和534名正在规培的学员。调查1172名学员共获得有效问卷1005份,有效回收率为85.8%。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全科规培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定性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学员60名、带教老师20名、社康管理人员10名为对象进行现场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规培访谈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1.国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随着2000年我国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建立,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等地对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开始试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养工作在改革培养模式、加强组织管理和基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训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
2.学员对全科规培的认知和参加意愿
50.0%以上的学员在入培前对全科规培的期望较高,但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态度乐观的学员不足40.0%,且乐观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影响学员参加规培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福利待遇不优厚、缺乏激励机制以及对全科医生职业前景不看好等。3.全科规培的效果评价
学员认为全科规培效果较好的方式为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指导、相对独立的门诊;分别有56.2%和62.3%的毕业学员认为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内容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且在诊疗能力、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比未规培的全科医师有优势;约一半的学员对全科规培整体表示满意(毕业学员和在培学员分别为46.8%和47.5%),其中满意度最高和最低的项目分别为理论课程师资水平和培训期间收入。大部分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对学员评价较好,认为经过规培的全科医师在诊疗水平、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提升。
4.全科规培需要改进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实践机会、带教师资能力以及科室轮转安排是全科规培需要改进的内容。存在问题:①资源层面:规培对常见病多发病、人文素养、医疗管理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培训的内容及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带教老师缺少全科思维、带教经验不足;②制度层面:管理缺乏规范性,资金得不到保障,政策落实不力;③执行层面:社康中心整体情况一般,学员全科意识不足。
结论与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显成效。经过规培,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大部分学员和管理人员对规培效果反馈良好。但全科规培工作也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如培训大纲不全面、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规范、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员对全科规培的满意度及效果评价。建议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带教师资力量建设,规范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全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