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孕期增重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不同孕期增重速率(gestational weight gain rate,GWGR)对子代体格发育和肥胖风险影响的证据十分有限,故本研究第一个目的旨在探索孕妇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出生结局及2岁内体格发育的关联,第二个目的在于探索孕妇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对子代2岁内BMI发展轨迹及超重/肥胖风险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出生队列,纳入2012-2014年在武汉招募的8703对母婴对为研究人群。采用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孕期增重推荐值将各孕期增重速率分为过低、适宜和过高。根据WHO特定年龄和性别的儿童生长标准计算出生、1月龄、6月龄、1岁和2岁的体重(ZWAZ)、身高(ZHAZ)和BMI的Z分数(ZBMI)。孕期增重速率分别作为连续型和分类型变量应用于各分析模型中。(1)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低出生体重儿(LBW)和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线性混合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和子代0-2岁体重、身高和BMIZ分数的关联,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出生体重及身长、各年龄点体格发育指标的关联。(2)在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从8703对母婴对中选择在出生、1月龄、6月龄、1岁和2岁时均有BMI数据的507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保健库中收集3月龄、8月龄和18月龄的社区体检体重、身高数据,并计算相应的BMIZ分数。儿童2岁时BMIZ分数大于等于WHO儿童生长曲线的85th百分位数被定义为超重/肥胖。我们采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确定从出生到2岁的BMI轨迹,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估计孕期增重速率与儿童2岁内BMI轨迹组的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于估计孕期增重速率与2岁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
结果:(1)孕早期GWGR过高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1.49,95%CI:1.14,1.96),孕中期GWGR过低会增加SGA的发生风险(OR=1.28,95%CI:1.05,1.55),孕中期GWGR过高会增加LGA的发生风险(OR=1.62,95%CI:1.38,1.89)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1.95,95%CI:1.48,2.57),孕晚期GWGR过低会增加LBW的发生风险(OR=1.76,95%CI:1.07,2.88)。
(2)线性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不同孕期GWGR与出生至2岁的体重Z分数、身高Z分数及BMIZ分数正相关。孕早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03(95% CI:0.01,0.04),ZHAZ升高0.02(95%CI:0.001,0.03),ZBMI升高0.03(95%CI:0.01,0.04);孕中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12(95%CI:0.10,0.14),ZHAZ升高0.08(95%CI:0.06,0.09),ZBMI升高0.12(95%CI:0.11, 0.14);孕晚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06(95%CI:0.07,0.07),ZHAZ升高0.04(95%CI:0.02,0.05),ZBMI升高0.06(95%CI:0.04,0.07)。
(3)一般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均与出生体重、身长和旁氏指数正相关;孕早期和孕中期增重速率与1月龄、6月龄、1岁及2岁的体重Z分数正相关,孕晚期增重速率与1月龄、1岁及2岁的体重Z分数正相关,在ZHAZ和ZBMI的分析中也有相似的结果。
(4)基于儿童出生至2岁的BMIZ分数,共识别出5个BMI轨迹组:“生长较慢组”(8.44%)、“赶上生长组”(12.36%)、“生长适宜组”(41.02%)、“生长较快组”(33.29%)、“生长过快组”(4.89%)。2岁时超重/肥胖的儿童共有885名,占17.45%。
(5)孕早期GWGR过低会增加子代生长较慢的风险(OR=1.19,95%CI:1.001,1.42),GWGR过高会增加子代生长较快的风险(OR=1.10,95%CI:1.01,1.21)。孕中期GWGR过低会增加子代发生赶上生长的风险(OR=1.29,95%CI:1.11,1.50)。孕晚期增重速率每增加0.2kg/w,子代2岁内生长过快的风险增加1.12倍(95%CI:1.003,1.25),子代2岁时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1.07倍(95%CI:1.01,1.14)。
结论:孕早、中、晚期的增重速率均与出生体重及子代2岁内的体格发育正相关,孕期增重过低或过高会导致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增加,也会影响子代的发育轨迹和肥胖风险,提示孕妇合理控制孕期增重速率的重要性。
方法: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出生队列,纳入2012-2014年在武汉招募的8703对母婴对为研究人群。采用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孕期增重推荐值将各孕期增重速率分为过低、适宜和过高。根据WHO特定年龄和性别的儿童生长标准计算出生、1月龄、6月龄、1岁和2岁的体重(ZWAZ)、身高(ZHAZ)和BMI的Z分数(ZBMI)。孕期增重速率分别作为连续型和分类型变量应用于各分析模型中。(1)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低出生体重儿(LBW)和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线性混合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和子代0-2岁体重、身高和BMIZ分数的关联,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估计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出生体重及身长、各年龄点体格发育指标的关联。(2)在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从8703对母婴对中选择在出生、1月龄、6月龄、1岁和2岁时均有BMI数据的507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保健库中收集3月龄、8月龄和18月龄的社区体检体重、身高数据,并计算相应的BMIZ分数。儿童2岁时BMIZ分数大于等于WHO儿童生长曲线的85th百分位数被定义为超重/肥胖。我们采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确定从出生到2岁的BMI轨迹,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估计孕期增重速率与儿童2岁内BMI轨迹组的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于估计孕期增重速率与2岁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
结果:(1)孕早期GWGR过高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1.49,95%CI:1.14,1.96),孕中期GWGR过低会增加SGA的发生风险(OR=1.28,95%CI:1.05,1.55),孕中期GWGR过高会增加LGA的发生风险(OR=1.62,95%CI:1.38,1.89)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1.95,95%CI:1.48,2.57),孕晚期GWGR过低会增加LBW的发生风险(OR=1.76,95%CI:1.07,2.88)。
(2)线性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不同孕期GWGR与出生至2岁的体重Z分数、身高Z分数及BMIZ分数正相关。孕早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03(95% CI:0.01,0.04),ZHAZ升高0.02(95%CI:0.001,0.03),ZBMI升高0.03(95%CI:0.01,0.04);孕中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12(95%CI:0.10,0.14),ZHAZ升高0.08(95%CI:0.06,0.09),ZBMI升高0.12(95%CI:0.11, 0.14);孕晚期GWGR每增加0.2kg/w,ZWAZ升高0.06(95%CI:0.07,0.07),ZHAZ升高0.04(95%CI:0.02,0.05),ZBMI升高0.06(95%CI:0.04,0.07)。
(3)一般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不同孕期增重速率均与出生体重、身长和旁氏指数正相关;孕早期和孕中期增重速率与1月龄、6月龄、1岁及2岁的体重Z分数正相关,孕晚期增重速率与1月龄、1岁及2岁的体重Z分数正相关,在ZHAZ和ZBMI的分析中也有相似的结果。
(4)基于儿童出生至2岁的BMIZ分数,共识别出5个BMI轨迹组:“生长较慢组”(8.44%)、“赶上生长组”(12.36%)、“生长适宜组”(41.02%)、“生长较快组”(33.29%)、“生长过快组”(4.89%)。2岁时超重/肥胖的儿童共有885名,占17.45%。
(5)孕早期GWGR过低会增加子代生长较慢的风险(OR=1.19,95%CI:1.001,1.42),GWGR过高会增加子代生长较快的风险(OR=1.10,95%CI:1.01,1.21)。孕中期GWGR过低会增加子代发生赶上生长的风险(OR=1.29,95%CI:1.11,1.50)。孕晚期增重速率每增加0.2kg/w,子代2岁内生长过快的风险增加1.12倍(95%CI:1.003,1.25),子代2岁时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1.07倍(95%CI:1.01,1.14)。
结论:孕早、中、晚期的增重速率均与出生体重及子代2岁内的体格发育正相关,孕期增重过低或过高会导致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增加,也会影响子代的发育轨迹和肥胖风险,提示孕妇合理控制孕期增重速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