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凸显出新课程理念,就要注重练习的“五性”: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让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凸显出新课程理念,就要注重练习的“五性”。
一、注重练习的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的,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正视他们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设计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计练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有梯度和层次性,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笔者分层次设计了如下三道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 在下图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并量出所需条件,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通过让学生计算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巩固计算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学校为了绿化环境,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计划铺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草地。如果每平方米草坪需要65元,请你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强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综合练习
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
(1)如果在教室铺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至少需要多少块?
(2)如果每块方砖18元,铺完这间教室一共需要多少钱?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乐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目的明确、步步深入,既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智力得到了发展。
二、注重练习的多样性
新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现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而形式单一、重复的练习,学生往往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课堂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并充分发挥各种练习的独特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例如:提高计算能力可以设计口算、估算、笔算、改错等形式;概念教学可设计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应用题可设计补充、改变条件或问题、根据要求自主编题等形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练习的形式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学生学习完“分数乘法应用题”后,为了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1.(1)一条绳子长25米,剪去了3/5米。剩下多少米?
(2)一条绳子长25米,剪去了3/5。剩下多少米?
2. 一条绳子长15米,第一次剪去了2/5,第二次剪去了1/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让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凸显出新课程理念,就要注重练习的“五性”。
一、注重练习的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的,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正视他们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设计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计练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有梯度和层次性,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笔者分层次设计了如下三道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 在下图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并量出所需条件,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通过让学生计算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巩固计算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学校为了绿化环境,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计划铺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草地。如果每平方米草坪需要65元,请你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强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综合练习
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
(1)如果在教室铺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至少需要多少块?
(2)如果每块方砖18元,铺完这间教室一共需要多少钱?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乐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目的明确、步步深入,既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智力得到了发展。
二、注重练习的多样性
新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现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而形式单一、重复的练习,学生往往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课堂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并充分发挥各种练习的独特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例如:提高计算能力可以设计口算、估算、笔算、改错等形式;概念教学可设计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应用题可设计补充、改变条件或问题、根据要求自主编题等形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练习的形式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学生学习完“分数乘法应用题”后,为了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1.(1)一条绳子长25米,剪去了3/5米。剩下多少米?
(2)一条绳子长25米,剪去了3/5。剩下多少米?
2. 一条绳子长15米,第一次剪去了2/5,第二次剪去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