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师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搞活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真正除弊布新,充满活力。呼唤教学中的学生“自由”,使学生“活”起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前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活力。语文教学首先为育人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把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情感个性作为语文学科的最为基本的任务,不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唯一职能;教材的活用乃至教材内容的开禁,是让学生“活”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的灵活,是学生真正“活”起来的重要基础。另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应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观念;方式;灵活;有效教学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包含了较深的内涵和较广的内容,就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教学效果突出而言,充分保证师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只有广大师生彻底放开,搞活课堂教学,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除弊布新,充满活力,教学最为有效。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放开。呼唤教学中的学生“自由”,使学生“活”起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前提。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活力。语文教学首先为育人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这对他们的一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其二,语文教师要始终明确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情感个性是语文学科的最为基本的任务。抛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不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唯一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现代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能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此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要求教师应将旧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形成良好的创造观念,树立开拓创新的行为意识,具备全面的身心素质,从而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课本知识,将其培养成敢疑、会学、能创新的学生。要完成该任务,让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在课堂内外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折不扣地遵循以下四大基础性原则:1 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2 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3 重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4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的创造性表达。
第二,教材的活用乃至教材内容的开禁,是让学生“活”的基本保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语文教学向整个社会延伸,必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只是语文世界中的“沧海一粟”,很难满足不同阅读兴趣、不同个性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与语文程度的学生的需求。从全国各地的教学专家成功的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一、完成教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结合各地各校各任课教师乃至各教学班级的特点,增加文质兼美的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教师在教授制定的教材时,应利用多种形式,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课文是范文,材料作补充,内容相关,形式不一,变换了分析的角度,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加深了对原教材内容的理解。三、把最新的时代信息同步介绍给学生,尤其是思维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静态文字 动态视听 因特网络等各类信息的综合,极大范围地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形成了积累语文学习素材的绝对性外延。这样,学生的阅读已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源头活水了。教材内容的活,注入给学生新鲜丰富的知识血液,学生学得活,用得活,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的灵活,是学生真正“活”起来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对语文教材的探索过程以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前一阵子我们积极推崇的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成功的范例:
走进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没法不让人大吃一惊:课桌分六组,分散排列,学生面对面地坐着;教室四周的墙上挂着的全是黑板,没有讲台,也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上课了,老师先用简单的几句话的引导,学生便热烈的进行讨论:小组内讨论、全班人集体讨论,形式不一;发言者更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有话站起来就说,有时还会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中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发表个看法,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到黑板上板演或学生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蹲着的,地上、凳子上,甚至课桌上,学生的姿势,五花八门。个人练习环节,学生也会尽显其能。室内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争不到黑板的,有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不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动态的、充满情感的、卓见成果的,这种灵活的课堂创造出灵活的学生,成就了不菲的教学成绩。有教育界专家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创新自由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农村教育的一场革命”。难道我们还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当然,教师在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还要注意三点:首先,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富于变化,例如可以一改传统的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转变成学生主持、学生主讲的自学探究的形式。其次,培养学生质疑发难的问题意识。“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的起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设计好引导性问题,要注意依据教学的阶段性特点,设计出以旧带新、符合实际、利于联想创造、和便于评价实施等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具有质疑无错的思想,即学生的疑问不设禁区、提出疑问无所谓正误,让学生珍惜并行使我是问题的主人的权利。另外,语文课堂教学要揪住素质教育的核心——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埋下种子,使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仍然让学生保持有继续学习的兴奋感。
第四,要倡导、完善语文学习中开放灵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是实行教学中学生灵活自由的重要补充。素质教育不排斥竞争和考试,关键是怎么考和考什么。语文学习特别具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对学习的结果,往往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或单一的分数来加以量化、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宽广的胸襟来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来的独特见解,尤其是文学鉴赏、作品分析方面,因为文学本身没有严格标准的答案,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持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允许教学中多种答案并存。另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要结合平时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语文水平发展的程度与笔试成绩加以综合评价。
有以上教学过程中活的理念、活的教材、活的教学模式和活的教育评价,必然创造出“活”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活学活用,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观念;方式;灵活;有效教学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包含了较深的内涵和较广的内容,就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教学效果突出而言,充分保证师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只有广大师生彻底放开,搞活课堂教学,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除弊布新,充满活力,教学最为有效。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放开。呼唤教学中的学生“自由”,使学生“活”起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前提。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活力。语文教学首先为育人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这对他们的一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其二,语文教师要始终明确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情感个性是语文学科的最为基本的任务。抛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不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唯一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现代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能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此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要求教师应将旧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形成良好的创造观念,树立开拓创新的行为意识,具备全面的身心素质,从而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课本知识,将其培养成敢疑、会学、能创新的学生。要完成该任务,让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在课堂内外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折不扣地遵循以下四大基础性原则:1 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2 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3 重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4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的创造性表达。
第二,教材的活用乃至教材内容的开禁,是让学生“活”的基本保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语文教学向整个社会延伸,必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只是语文世界中的“沧海一粟”,很难满足不同阅读兴趣、不同个性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与语文程度的学生的需求。从全国各地的教学专家成功的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一、完成教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结合各地各校各任课教师乃至各教学班级的特点,增加文质兼美的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教师在教授制定的教材时,应利用多种形式,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课文是范文,材料作补充,内容相关,形式不一,变换了分析的角度,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加深了对原教材内容的理解。三、把最新的时代信息同步介绍给学生,尤其是思维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静态文字 动态视听 因特网络等各类信息的综合,极大范围地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形成了积累语文学习素材的绝对性外延。这样,学生的阅读已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源头活水了。教材内容的活,注入给学生新鲜丰富的知识血液,学生学得活,用得活,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的灵活,是学生真正“活”起来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对语文教材的探索过程以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前一阵子我们积极推崇的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成功的范例:
走进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没法不让人大吃一惊:课桌分六组,分散排列,学生面对面地坐着;教室四周的墙上挂着的全是黑板,没有讲台,也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上课了,老师先用简单的几句话的引导,学生便热烈的进行讨论:小组内讨论、全班人集体讨论,形式不一;发言者更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有话站起来就说,有时还会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中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发表个看法,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到黑板上板演或学生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蹲着的,地上、凳子上,甚至课桌上,学生的姿势,五花八门。个人练习环节,学生也会尽显其能。室内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争不到黑板的,有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不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动态的、充满情感的、卓见成果的,这种灵活的课堂创造出灵活的学生,成就了不菲的教学成绩。有教育界专家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创新自由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农村教育的一场革命”。难道我们还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当然,教师在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还要注意三点:首先,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富于变化,例如可以一改传统的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转变成学生主持、学生主讲的自学探究的形式。其次,培养学生质疑发难的问题意识。“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的起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设计好引导性问题,要注意依据教学的阶段性特点,设计出以旧带新、符合实际、利于联想创造、和便于评价实施等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具有质疑无错的思想,即学生的疑问不设禁区、提出疑问无所谓正误,让学生珍惜并行使我是问题的主人的权利。另外,语文课堂教学要揪住素质教育的核心——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埋下种子,使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仍然让学生保持有继续学习的兴奋感。
第四,要倡导、完善语文学习中开放灵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是实行教学中学生灵活自由的重要补充。素质教育不排斥竞争和考试,关键是怎么考和考什么。语文学习特别具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对学习的结果,往往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或单一的分数来加以量化、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宽广的胸襟来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来的独特见解,尤其是文学鉴赏、作品分析方面,因为文学本身没有严格标准的答案,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持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允许教学中多种答案并存。另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要结合平时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语文水平发展的程度与笔试成绩加以综合评价。
有以上教学过程中活的理念、活的教材、活的教学模式和活的教育评价,必然创造出“活”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活学活用,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