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及创新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awei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言教育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汉语言学习已经成为了如今的一种学习趋势,而汉语言文学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学习,但随着时代与人们思维的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暴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并且汉语言文学教育急需创新。本文将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两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及创新
  引言
  汉语言文学往往指的是汉语与国学知识的结合,汉语言文学教育旨在培养能够掌握汉语和中国国学知识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可以面对中国国内对国学感兴趣的学生,同样可以作为弘扬汉语知识的手段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那么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刻板的方法在与新一代年轻人的思维碰撞后产生了许多问题,同时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很多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重新了解新时代中汉语言文学教育,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创新就成了当下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急需完成的任务。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很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都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教学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汉语言文学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社会,很多老师在讲国学的时候,无可避免的会讲到古汉语的知识,讲到古汉语的知识,又一定会涉及到古代文学,比如唐诗宋词和楚辞。例如:讲到楚辞,我们一定会想到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于屈原往往只会了解到他怒沉汨罗江,但实际上屈原所创作的描写爱情的诗也同样值得深入研究,比如说屈原所创作的《九歌·山鬼》,在之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很多老师对于这首诗的讲解仅仅限于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这种观念就过于陈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首诗里,虽然屈原一直在描写爱情但他没有重在描写少女如花的容颜,而是下重笔描写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用这些现象再来衬托出少女的内心,表达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从深层意义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是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对某些东西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使学生们对于这些东西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很多年前,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但由于每一个人的思维逻辑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学生们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也需要老师们向学生们展现出对这些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1.2 教学方式缺乏新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方法一直都是停留在老师在课上对学生枯燥的讲解,但是这种枯燥的讲解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是非常容易消磨掉学生学习兴趣的,因为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一定会学习到中国的历史,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现代史,都一定会有所涉及。例如:很多老师在教授汉语言文学时,一定会穿插讲到中国古代文学史,比如说唐宋是中国诗词歌赋的鼎盛时期,而明清是中国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但很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是我们都熟知的,而老师还会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强调。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异于一直在让学生们不停地学习他们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会显得教学方式非常传统刻板缺乏新意。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本身就是比较传统的,传统的教学内容,再加上缺乏新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就会让学生觉得汉语言文学是不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很多时候这种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所学知识的深层含义,很难让他们有兴趣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且真正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创新策略
  2.1 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理念
  语言文学教育最初目的是培养出了解汉语及中国国学知识的相关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教育目的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善,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出了解汉语及中国国学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有符合时代的观念,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变成顺应当下时代潮流观念的人才。还要改变教学理念,不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而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所学习的汉语言文学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好的影响,也就是说需要老师在讲授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将生活中的细节或场景模拟到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只有很专业的人才能去了解汉语言文学,而是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影响着时代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深入了解学习他的人的生活。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所学习的那些先贤哲人的事例,在帮助自己不停的进步,不停的提高个人修养。教会学生发掘汉语言文学更深层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在为人处世之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才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当下时代最根本的含义。
  2.2 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种历史文化能够历经千百年仍旧焕发着它的魅力,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停的与自身文化进行纵向比较,也与其他外来文化进行横向比较所得出的结果。所以说,如果想要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汉语言文化,更加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风采,那么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就一定要将汉语言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并且要将不同时期的汉语言文化进行自身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更加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热爱汉语言文化。每一门学科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门学科背后的故事,汉语言文化过于冗长的背景使很多学生在面对他的时候提不起兴趣。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对于汉语言文化简单的讲解,加入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成语的内涵,从侧面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去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仅包含有汉语文学,更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学所包含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所拥有的国学知识,只有当汉语言文学教育不停的隨着时代的发展和每一个人思维的进步而进行创新,并且及时解决老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才能够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永远都能展现出它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徐春霞.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开展[J].科技资讯,2017(3):103-104.
  [2]齐恺.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3):70-71.
  [3]张宇鹏.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开展[J].黑龙江科学,2017(1):46-47.
  作者简介:陈叶丽(1999.9-),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护理学专业 本科在读,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每一种国学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正如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历史征途。何谓之经典?是在历史潮流中得以脱颖而出的文学精品,是蒂姆·洛特所认为的“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还是鲁思·伦德尔群提出的经典必须是完全自出机杼的作品?或许,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解释,也不必将之置于遥不可及的高度,對我们而言,经典,就是作家在日夜间辗转沉淀下来的思想结晶。在翻开那一页页充溢着书香的纸张时,有幸翻阅的人既能在眼
期刊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古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文天祥宁死不屈的赤胆忠心,近有无数革命烈士毁家欲难,前赴后继,只为保家卫国。中华文明悠悠数千载,一脉相传,恒古千年不绝,中华民族能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就是因为我们的爱国主义,在我们国家危难关头,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形成了我们
期刊
摘 要: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导向,但正由于其受众普遍、传播即时、交流互动性强、信息多元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等多方面受到挑战。高校应采取相应对策,通过提升微主体的素质、扩大微平台的构建、增强微资源的拓展,充分发挥微事物的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是指以
期刊
摘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凸显服务成效”的原则,以服务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学院师生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支部+协会”为主要模式,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了党员队伍素质,推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一、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1、开展内容丰
期刊
摘 要:体态律动是一种音乐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感官互动体验,推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水品。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融入体态律动,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真融入课堂,教师也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教学分析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瑞士
期刊
摘 要:在线教学也需要互动,而且也能够实现互动。笔者充分利用QQ平台进行教学互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为课中互动作准备;课中有效促进互动;课后扎实推进互动。有效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在线教学;互动性;增强  上学期,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上了一学期的网课,进行了一学期的在线教学。现在看来,下学期,还有可能上一段时间的网课。现实中,有的老师认为,在线教
期刊
摘 要: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在校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作者从支部书记工作视角出发,结合学生党支部与团总支工作实际,围绕“党建+互联网”模式,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认识、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探索,进一步做好在校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发挥在校生流动党员在学习、工作及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校学生党员由于参加科技比赛、企业实习、出国学习培训等原因,无法正常参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POC等形式的网络课程蓬勃发展,而新冠疫情将网络教学普及化、大众化,引发国内学者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疫情过后,线上教学必将会以融合的形式出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英语;双线混融;线上教学;传统教学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各高职院校纷纷采取应急策略——即线上授课模式,这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基本生活习惯状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饮食,睡眠,运动,其他等四个方面探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存在较大问题,通过本次调查,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健康;生活习惯;调查分析;意见与建议  健康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市场营销学科及其教学模式的实施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偏见。据相关学者研究,在双创视角下开展市场营销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凸显高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得人们对高职教育有所改观。受到启发,本文将在双创视角下,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市场营销教学,让更多高职学生为将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抛砖引玉,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双创视角;高职;市场营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