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会具有健康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人去认识和追求“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健康人格的提出与研究不仅是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客观要求。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是其个体保持身心健康、个性充分发展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人格作为个人特有的心理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個是遗传——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实践因素。可见,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身处的环境与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和决定着他所形成的人格。我们知道,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会具有健康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人去认识和追求“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语文阅读中随机渗透人格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相机教化,对培养学生人格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阅读教材中有着人格培育的丰富资源,课文的内容、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蕴含着丰富的资料,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如散文、诗歌一类文学体裁,作者往往通过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来颂扬美的人品和高尚的人格,贬斥丑陋和低俗。这类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自身的人格受到熏陶。学生读的过程,体会的过程,就是人格受到培育的过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写了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并缅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热爱周总理?”再适当讲解周总理的生平简介,同学们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对其人格的形成帮助很大。
  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塑造学生人格
  作文贵在说真话、抒真情、用真言。作文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情与理的潜移默化,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感情,最终达到塑造学生的高尚健康人格的目的。对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训练学生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博大深挚的仁爱心肠;具有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在作文批改中,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如果引导得法,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三、语文基本训练中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但语文教学的训练并不是单纯的语文训练,语文负载文化的本质特点决定它对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效果。语文基本训练的内容很广,包括“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做”的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做”的习惯时,都可以有机渗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丰富、文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公平待人的印象等,这些看似平淡的细微之处都会影响和感化学生,学生在无声、平淡中感受教师的品质,长此以往,便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终身受益。文明、向上、和谐的课堂气氛,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创设宽松、自如、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课堂为基本点,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总之,语文教学致力于品格的雕塑和习惯的培养,不是避重就轻的务虚,而是功在眼前利在久远的固本,它比单纯的能力训练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莲;寓健康人格培养于语文教学中. 文理导刊(中旬). 2010、(06).
  [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彭正梅 彭莉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1年版.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周末,闲坐下来发现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十年了,岁月如梭,回想往日感触颇多。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如愿以偿加入了教师队伍, 是的我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想着就要实现儿时的梦想心中是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工作前整个暑假我都在憧憬自己成为老师的情景,期待早日见到我的学生。  报到那天,阴雨绵绵,穿着单薄的我不禁打个冷战,陈校长接到我后关心对我嘘寒问暖,后来又见到一起来的同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语法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播,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有的教师因此错误的认为,新课标强调英语交际能力,语法教学可有可无。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又如何进行?     一、语法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定位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从曾经的主导地位到作为服务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主要历经三個重大时刻。上世
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忙于事业、经商,家庭教育不到位。大部分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大、自私、自卑等状况。因此,在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借助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濡染性  与思想品德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直接教育不同,小学语文教材是间接地蕴含着心理健康教
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一定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是模仿的基础,而早读课是进行有效积累最好时间。朗读教学正是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早读、提高早读的效率的呼声不断增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屡屡出现这样的场面。  一、早读场景再现  场面一、早读课上:班
摘要: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由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  关键词:合理目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在上课前预设学生的合理的数学学习目标,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英语教学的老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放弃学习。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师拥有有效的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行为,以使得我们的英语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讨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就显得十分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的阐述,明确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
1、多样化——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基点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既能的培养与活动
教学相长。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发挥个性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过去教师那种“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传授者。传统教学认为教师就是教学中主宰和控制者。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由过去的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合作、探讨、开放式的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快乐识字”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