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多样化——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基点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既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2、兴趣化——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是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热情。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是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具有合作精神。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4、关注学生主体,实行多向评价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一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处于“休克”状态,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要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家长、社区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如抄写类作业,我们不妨在学生写完作业后,让他们先找出自己书写最满意的字,做上小记号:再请他们在每次作业后面写上评价语:我对自己的书写是否满意(鼓励以个性化的形式进行表达,如画一张笑脸、红花或文字)。这些自我评价的措施,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每次作业,对单调的作业融入情感性的色彩,还给教师提了关注点,在批改时就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意见,可以是文字形式鼓励,也可以是其他个性化的表达。
  
  5、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进行调查活动,了解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学习身边的榜样。这对丰富学生的阅历。学会与人相处很有帮助。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6、自行设计,张扬个性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特性的、鲜活的个体,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文本有着各自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我们更应该灵活多样,突出体现个性、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学完《草船借箭》后,根据本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中的人物,并扮演这个角色。他们要自己制作头饰、衣服、道具,然后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令我吃惊的是,学生们用酒盒做成了形象的丞相帽,用报纸、彩纸做成战服,拿火柴棒当箭,用鞋盒做船……虽简单,但实用,再加上他们形象、逼真的表演,仿佛把我带到了“草船借箭”的现场。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
  
  7、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相互渗透的。同样,语文教学不单纯是一门学科,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程本身和课堂内。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对学生而言,课堂外的世界更精彩,新生事物永远那么有吸引力,对网络一知半解的他们,尽管操作不熟练,却对它情有独钟,流连忘返。以此为契机,在上新课之前。笔者会布置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找文字介绍、图片资料的作业。在习作之后,让他们试着把好习作“发帖”给同学、给长辈、到校园网站……让他们尽情地享受网络给他们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不胜枚举,人人有观点、家家有看法。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立足学生,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冰,浅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学语文作业,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5
  [2]袁卫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之我见,吉林教育,2009,4
  [3]陈小琼,文雪,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多样化的尝试[J],教海撷英,2009,24
  [4]王丽林,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普教研究,2009,3
  [5]高青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
其他文献
《课标》在各个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注重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要求。而低年级是学生语言训练的佳阶段,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体验语言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少、阅历浅、知识有限等因素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词不达意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语言是尤为重要的。如:我们在学习“跺脚”的“跺”时,设问:“
大学数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门系统性、抽象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课。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大学数学是其它很多大学课程的基础。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大学数学的课程主要包括三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由于大学数学课的课时是很有限,但是内容又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得已加快了教学的步伐,同时老师还要对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分清重点和非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都知道,作文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许多同学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文,一提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常常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励学生创作必趣是作文活动的主要原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卜笔如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觉得
又是一个周末,闲坐下来发现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十年了,岁月如梭,回想往日感触颇多。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如愿以偿加入了教师队伍, 是的我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想着就要实现儿时的梦想心中是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工作前整个暑假我都在憧憬自己成为老师的情景,期待早日见到我的学生。  报到那天,阴雨绵绵,穿着单薄的我不禁打个冷战,陈校长接到我后关心对我嘘寒问暖,后来又见到一起来的同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语法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播,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有的教师因此错误的认为,新课标强调英语交际能力,语法教学可有可无。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又如何进行?     一、语法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定位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从曾经的主导地位到作为服务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主要历经三個重大时刻。上世
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忙于事业、经商,家庭教育不到位。大部分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大、自私、自卑等状况。因此,在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借助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濡染性  与思想品德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直接教育不同,小学语文教材是间接地蕴含着心理健康教
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一定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是模仿的基础,而早读课是进行有效积累最好时间。朗读教学正是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早读、提高早读的效率的呼声不断增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屡屡出现这样的场面。  一、早读场景再现  场面一、早读课上:班
摘要: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由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  关键词:合理目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在上课前预设学生的合理的数学学习目标,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英语教学的老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放弃学习。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师拥有有效的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行为,以使得我们的英语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讨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就显得十分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的阐述,明确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