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中引趣教学模式的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引趣教学模式”
  
  “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我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大多数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爱好或增强体质,还有少数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达标。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环境。当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才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形成特长。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球类感兴趣的人数占78%,其中选择羽毛球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篮球,然后依次是足球、排球和乒乓球,感兴趣的原因是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比较大众化;对田径感兴趣的人数占13%,并且有2/3的学生选择了田赛项目,感兴趣的原因是能锻炼身体和增强身体素质;对武术和体操感兴趣的人数占6%,选择武术和体操人数基本相同,感兴趣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对其它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占3%,选择游泳的人占多数,感兴趣的原因是既能锻炼身体又好玩。从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首先为球类,其次是田径,再到武术、体操等项目。但大纲和教材中,球类于田径、体操类课时数而言相对较少,这就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带来了困难。尽管教师也明白“兴趣”的重要性,也绞尽脑汁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练习中的学习气氛却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为了完成达标率,体育课还要紧密围绕达标的项目来进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既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不能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特长的教学目的,对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健康和学业的需求,当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在练习中就会体现出自觉积极的行为,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出在练习中应付、命令服从或对抗的现象,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及对当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个性特点的了解,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引趣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如何实施“引趣教学模式”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学校的设施条件,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课时数的比例,并引入一些教材以外的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开展的国外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橄榄球和珍珠球。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和感兴趣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并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目标引趣法、竞赛引趣法、游戏引趣法、情景引趣法。
  1.目标引趣法。在教学的组织中,制定几个不同难度的目标进行分层推进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目标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又可以解决学优生吃不饱和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问题,使他们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采用分层推进教学法,并确定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确定目标1:运球快速跑练习;目标2:原地起三步低、高手上篮练习;目标3:从中线运球高、低手上篮。
  2.竞赛引趣法。在教学的组织中,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这充分利用了高中生表现欲强、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积极地投身比赛,从而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如:短距离跑的教学过程中,先教学生短跑的基本技术和正确的跑步姿势。例如:在短跑练习过程中,采用男、女学生分组接力赛的形式(男、女分开)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男、女学生之间让距追逐跑的形式进行教学。再有就是把中长跑的练习与足球和橄榄球比赛结合起来,学生们兴趣猛然高涨,积极性很高,在场上积极地奔跑,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虽然没能触及几次球,但是已跑得满头大汗,跑动的距离不少于两三千米,但却没有累的感觉,依然情绪高昂,乐而不疲。
  3.游戏引趣法。在教学的组织中,采用游戏与动作技术和素质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把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变得活泼有趣,从而使练习者能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如: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难点是起跳技术,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上体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在怕脏、怕受伤的心理阴影下,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最终影响到跳远、跳高技术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游戏“海豚顶球”进行练习,方法是将一个软式排球用细绳系着,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一定距离和高度处,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必须用头触及软式排球。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看哪一组学生顶到的次数多,每个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地积极投入练习,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逐步被突破。
  4.情景引趣法。在教学的组织中,设置好学法的场面或环境,把体育学习的方法形象而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电教设备和挂图设置情景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进行篮球投篮和足球射门教学前,看一段NBA的精彩投篮集锦或世界杯射门集锦,然后再开始教学,学生们的专注程度和练习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几种引起兴趣的教学方法,是笔者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特长来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然后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考核。“引趣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和达标,由教师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全体学生进行练习的标准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改变过去“要我学”的被动状况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其他文献
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倾向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提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冲突问题引起了不少体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价值、实践中的误区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发展出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竞技运动教材的方法、途径,以期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竞技运动 本质属性 实践误区 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教
罗红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和部分厌氧菌等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感染的治疗,是目前
摘要: 本文从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评判内容细化,突出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可操纵性提高,降低评判的难度三方面来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特点进行分析,并从侧重身体素质训练、突出动作的实用性、强化动作的艺术性三方面来分析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  关键词: 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 武术专业教学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民族瑰宝——武术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作为武术推广中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幼儿园教师对英语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失误,突出表现在:一哄而起,缺乏研究,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上的小学化和教法上的成人化。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量力而行,审慎行事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是一门看似容易实则易的新兴学科。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称职的教师,没有灵活
摘要: 本文对影响篮球攻击性防守质量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阐述了攻击性防守的概念、特点及技战术,认为攻击性防守是当今高水平篮球的防守主旋律。  关键词: 篮球 攻击性防守 综合多变 因素    1.前言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正朝着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激烈对抗、以守促攻的方向发展。对抗的焦点充分体现在防守中,守中无攻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制约对手的凶猛攻击,同时也不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摘要: 文章阐述了短跑力量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并阐述了短跑速度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最后指出,只有从系统训练的整体高度出发,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关键词: 短跑 力量训练 速度训练    田径是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而短跑(100米和200米)又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尤其是100米被大家称作是田径这项运动当中的皇冠项目。九秒七四的百米跑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运动员鲍威尔创造的,这一成绩取得是运
摘要: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而广泛吸纳人类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产物,其“公平竞争精神”、“和平精神”、“人类理性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拥有5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的文化土壤之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理性主义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融合的分析,促进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