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识谱教学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识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识谱也是整个音乐学习内容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学生真正进入音乐艺术大门的钥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能力是学生基础学习素养之一,教师开展识谱教学时会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分为低年级与高年级两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利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开展识谱教学。同时,也要结合识谱教学的特点和内容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措施
  识谱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基本音符的认识、节拍的掌握、基本五线谱的认识以及如何阅读五线谱等,这些内容中有难有易,在小学不同的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一般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根据学生认知度的高低安排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发展理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只能接受直观性较强的知识和事物,因此,教师只能教授一些直观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比如基本的音符或者音乐节拍的练习;到了四年级以后,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真正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五线谱的学习,提升教学内容的层次。
  一、目前小学识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识谱教学中,由于教师所面向的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的认识水平有所差异,因此,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也是不同的。而在如今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识谱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激趣手段不够丰富和吸引学生;第二个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有待创新。下面笔者将具体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論述。
  (一)课堂教学激趣不够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识谱这个学习内容相比起以前他们在幼儿园大班中所接触到的音乐学习内容来说,是比较难的。尽管学生的抽象思维相比以前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让学生去学习陌生的音符符号还有一定难度。然而,在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见许多音乐教师会一本正经地和学生讲解音符的含义是什么,或者只是单纯地带着学生进行音符、歌曲的学唱练习。实际上,这种教学形式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生很难积极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是必要的。
  對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开始变得固定化和模式化,很少会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去进行一些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导致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平平。
  (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够创新
  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整个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音乐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也就是单纯的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向学生传达知识,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是与时代脱节的。随着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内容的呈现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呈现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教师应该要积极地迎合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潮流,从而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要掌握的识谱知识是比较简单的,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加的好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这是吸引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从感性认知开始,由浅入深地向学生传达教学的内容。而在高年级的识谱教学中,教师平时可以多多注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接触较多的事物是什么,选择学生喜欢的一些事物作为识谱教学的载体,这样学生会更容易被教师吸引进入到学习的进程中去。然后,教师再利用合适的教学媒体来辅助课堂的教学,将一些枯燥的乐谱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娱乐性。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乐谱知识中的四分之一节拍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都站起来,和着多媒体教学设备中播放的音乐,跟随我一起来进行节拍的拍打。在打节拍的过程中,我还会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来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节拍的拍打练习以后,我还利用音乐的视频资源向学生播放了一首动画版的四分一节拍的歌曲,深化了他们对于整个识谱内容的学习。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识谱教学
  (一)注重愉悦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所谓愉悦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学习情境中去。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一个感性思维发展的阶段,更愿意接受直观性的音乐事物,对于抽象的音符和定义很难真正地接受。因此,我们要迎合学生的这个学习偏好,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的感性思维,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播放不同的音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起到一个缓解学生情绪、进行辅助教学的作用,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因此,我在课程教学中加入了游戏教学理念,利用游戏中的娱乐性来提升课程内容的学习趣味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又如,在教授低年级的学生识谱时,我利用电子白板来创设了游戏式的教学情境:在多媒体的显示屏幕上,学生先看到一个门窗紧密的七层的房子,然后随着画面上太阳的升起,不同的楼层的窗户打开,开始出现不同动物的头像,比如,一楼的大象唱了一个“哆(1)”;三楼的小猫伸出脑袋唱了一个“re(3)”等。随着动物的一个个出现,学生能够轻易地分辨这些音符调的高低,无形之中让学生明白了音高与音低概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七个基本的音符。
  (二)注重节奏与识谱的结合性教学
  在音乐的学习内容中,节奏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但是节奏是一种音乐的感性感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节奏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学习的基准,因此,教师如果能在小学识谱教学中融入节奏的练习和训练,对于教师的整个课程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将节奏和识谱进行一个适当的融合呢?
  (三)教师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
  运用节奏来引导学生的识谱练习,教师除了要考虑两者的结合以外,还要考虑如何向学生传达节奏的韵律感。而在这个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自身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来向学生传达节奏所表达的韵律感,例如,在歌曲《小鸭子》教学中,有X—、X、XXX这三种节奏,根据这三种节奏的特性,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性的情节:有一天鸭妈妈给三个鸭宝宝,准备了三个礼物,第一只小鸭子比较胖,收到礼物发出了“嘎——”的叫声;第二个鸭宝宝比较瘦,收到自己的礼物时发出的叫声是“嘎”;最后一个鸭妈妈看到两个兄弟都收到礼物了,马上跑到妈妈身边发出“嘎嘎嘎”的叫声,跟鸭妈妈索要礼物。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三种节奏,然后,我再将这三种节奏结合以来,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和声的练习,取得的教学效果意外的好。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识谱教学中,给小学低年级开展识谱教学相比较于高年级的识谱教学来说,要难一些,教师所要花费的教学精力也比较大。但是,教师只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去合理地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与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会与理想中的相差太大。
  参考文献:
  [1]马晓春.识谱教学“顺带着”不等于“不带着”[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0).
  [2]张惠玉.谈如何提高音乐课讲评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2).
其他文献
本文致力于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并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分析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其就业困难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困难、社会关系支持不足等外在问题;自信心不足、
对于高中阶段的理科学习来说,高中生要学真正的学好,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与初中相比在知识难度、内容广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学习
摘 要:在小学高学段的音乐课中,学生对音乐课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存在慵懒消极的表现,刺伤了音乐老师的心。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又如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浓厚的兴趣呢?  关键词:自身因素;了解情况;隔阂;具体做法  在小学高学段音乐课教学中,很多学生慵懒消极,作为音乐老师,看到这情景,心里肯定难受。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是自己的上课方式不让学生满意?还是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在如今大力倡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倡导创设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实
目前“95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在校生主力,他们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颇值得关注.本文分析了“95后”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推动“95后
学生素质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发展趋势.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素质成为广大老师探索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结合有关教学实例,阐述了学生素质培养
摘 要:音乐是一门美学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特定的音乐学习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课堂氛围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展现方式  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小学生情操、促进小学生完善自身性格的课程,应当在进行课堂设定的时候抓住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全新的角度对学生的音乐情操进行培养。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先
在培养高等学校专业人才跟教育系统密切相关,英国是发展国家教育系统也是全世界人名所关注的,想要教育系统更完善先进的教学风格是我们的需求,《 比拿尔》教育系统相对来说是
实验是人们研究物理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增加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技巧.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动手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