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好的语文课堂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课堂知识使用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体现出了如何构造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语文讲堂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法;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只有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式,才可以大幅提升高中语文讲堂的教学成果。因为只有当我们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才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心深处的共鸣,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培育他们自身的语文功底和文化素养。所以只有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才可以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成果。
  一、建立生活化教学的讲堂理念
  根据新课标内容,学生的日常生活应该作为开发课程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范畴来对待,把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前进和健壮成长的题材和一些可以深度开发的精神素材和物质材料都总结到课程中去。同时老师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上多植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要意识到语文知识和生活形影相随,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实行生活化教学。要开放思想,使语文教学从讲堂上走出来,用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内容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篇幅受限的课本中走出来。把课上和课下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点点皆学问的学习氛围,从而让语文教学展现出一个内容广泛的构架。
  二、开设针对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全面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以突显出来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性为重点开展开来。所以我们需要抛开讲堂,走进生活中去开设语文教学课程;通过指引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促进他们对课程内容印象加深,而且也让他们在无形当中喜欢上了语文课程。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自身生活考察体会的总结,不仅提高了讲堂内外的交流,而且也可以更加彰显出学生的特性和才能。
  例如在讲授《离骚》这个课文时,老师可以以“探讨端午节民间习俗”为话题,举办活动,学生按照老师的规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再中学生喜欢的题目中集中选题,最后让学生在讲堂中通过探讨,从其中选出在实际中可以行得通的题目,例如赛龙舟、吃糯米饭、吃粽子等端午节所单独具有的风俗习惯或者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存在的意义等为话题。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话题进行分组。分好组后,让学生准备好一些访问的必备工具包括录音笔、相机、笔、纸等,并且在如何采访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对采访的信息做好实时的整理归总,所有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话题去生活中进行采访了。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了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和端午节这个习俗的内在含义,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起到的积极向上的作用。
  学生也可以很轻松的就完成一篇感情色彩真实、浓厚的好作文。
  三、找出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因素
  因为文学来自于生活,所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在语文课本的文字中体现出来,这些文字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指点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而且也可以给他们建立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找出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既给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引导学生的学习激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实现了学生求知的心愿。
  如在讲解《史记》时,会提到司马迁,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可以把卫青、霍去病、李陵、汉高祖等历史中的人物填充进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希望深入了解司马迁的兴趣。也就把枯燥无味的古文学变得充满趣味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充分了解到了《史记》诞生前的心酸过程。同时在学生了解到文章背后的故事后,又大大的引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这样也充分保障了学习成果。使学生走进文章,充分感受到文章的内涵,结合生活中的体会引发内心的共鸣。通过对社会生活和文章中的生活进行比较,激发了动脑思考的兴趣,很容易的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制定社会化的作业培训
  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时,应该以如何指点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为重点,而不是仅仅只是让学生复习所学的字词。所以,老师要通过找出文章和生活相关联的地方,设置针对性比较全面的功课,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又具有独立研究的习惯。多布置一些源自生活的练习资料,就算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也要尽可能和生活中关联起来。同时知识面广泛的语文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探索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将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相互结合,磨练学生积累、处置、应用知识的才能,老师可以制定专题调研、资料查阅类的作业来诱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探索。这种作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才能,还增加了社会经验,不仅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认识到了语文课程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组织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性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课程内容和生活内容相互关联起来。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金炎.语文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2]唐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路径探析[J].文学教育(上),2009,(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学校现有体育也步入了改革大潮中,传统武术散打课程开发设置已成为热点。因此,本文基于高校及大学生实际,在健康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散打课程的开发设置进行了简要探讨,以期能为散打运动在普通高等学校的顺利推动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武术散打;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教改科研资助项目:普通高等学校散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加大了重视力度,不断地对各个学科的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以求不断地发展教育事业,让学生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接受和理解知识,而最好的让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方法就是让学习的知识生活化,让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可以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知识才不会与生活脱节,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下面这篇文章就针对了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有关“生
摘要:学前音乐教学的开展需要深入分析幼儿身心成长特点,符合幼儿成长规律,选择适当适合活动类型。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音乐作品的选择,还应针对幼儿年龄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与标准。  关键字:学前音乐教学;感知能力;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孩子感知能力是指通过感观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是自身根据认知的判断,对外界刺激的回应。孩子感知能力的培养要针对其身心成长特点,符合其成长规律,通过家
摘要: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一部分,有着中式建筑的共性,但也因独特的民族、独特的地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表现着北方民族建筑文化的强烈个性。从中所体现的是他们的观念意识、格局气质、精神风貌。  关键词:古风遗意;满族民居;“帐篷式”住宅  【中图分类号】K871  1、古风遗意、质朴率直: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在考古发掘的实物证例中,旧石器时
摘要:室内体育课较之室外体育课,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室内体育课主要进行体育理论的教学,为体育实践活动打基础,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从而不断提高室内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室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气候属亚热带北缘山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系
【中图分类号】G420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单单是学生绘画技法的训练,也不是仅仅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评价,而是通过美术教育的形式来达到一种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面对这一状况,美术新课程呼唤评价机制的改革。  为了改善和促进农村高段学生的美术发展,淡化美术作业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突出美术作业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能够接受新的美术评价的理念,熟悉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差、兴趣不足等客观现实,探讨了如何从兴趣、基本功、激情、鉴赏力、节奏感和实践强化等六方面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舞蹈表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0  一、培养舞蹈表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
【中图分类号】G623.7  手工制作是儿童较为感兴趣的美术课活动形式之一,所谓“人类的智慧反映在手指尖上,”儿童进行手工制作也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儿童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了改变传统手工课教学中老师教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我对“学一做一玩一赏”的手工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