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励:“决断式”发展型政府存在弊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政策优先”为社会发展扫清了很多障碍,但也并非完美。巴西的经济增长不如中国,但巴西在社会发展方面却取得了很大进步
  3年后,马和励再次回到当年任联合国驻华大使的办公室,开玩笑说“又回家了”。2013年3月29日,马和励在办公室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此时的他,是联合国人类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局的负责人,而此次中国之行,他带来了《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
  在这份被命名为《南方崛起: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的报告中,中国以南方国家“领头人”的角色被重点提及。“中国等南方国家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使本国的人均经济产出翻了一倍。如果说工业革命改变了一亿人的命运,现在是数十亿人得到了新生。”马和励兴奋地说。
  在中国生活过8年的马和励,不仅见证了中罔的发展,更是“拖家带口”参与到了其中。
  2009年,在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为绿色经济倡导者,马和励和成龙、厉以宁等一起获得了“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的称号,并成为获得该奖的唯一一个外国人。而马和励所为并不复杂:在行业中推动淘汰白炽灯,使用绿色照明。
  马和励的妻子马嘉婷,在香格里拉成立了云南山地遗产基金会。而他们的两个女儿萨拉和艾黎亚则开办了香格里拉农场,开发有机蜂蜜与咖啡,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可开发的商业链条。
  马和励还有个儿子,前一段时间参加了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虽然因为性格腼腆遭到灭灯,但在马和励眼里,中国的方方面面,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家庭。
  说话的时候,马和励总是微笑着。对于这个巴基斯坦人而言,邻国中国的发展,也是惠及周边国家的好事。
  中国和印度将为亚洲贡献75%的中产阶级
  中国新闻周刊:报告提到,南方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而这种历史性变革,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全球化模式。如何定义新的全球化模式?
  马和励:南方国家的崛起带来了全球再平衡。目前,中国、巴西、印度这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总产出,已经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六个传统北方工业强国的GDP总和差不多,这是100多年来的首次。而随着贸易、旅行、通讯等交流的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人口流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交流已经远不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移民数量的大增。在南方国家移民寄回自己国家的汇款中,有一半是由生活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寄出的。另外,便捷的互联网时代,也培养出了更具国际化的新兴中产阶级。到2030年,全球80%以上的中产阶级将生活在南方国家,他们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80%的中产阶级在南方国家,这个数字还挺引人注目的。但如何界定中产阶级,他们有什么特点?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很多人收入不错,但生活成本高、压力大,他们并不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
  马和励:(笑)你身边有多少人在用手机,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
  中国新闻周刊:几乎所有人。
  马和励:这就对了。可能新兴中产阶级对自己还不够自信,但廉价易得的科技,以及发展中国家“薄利多销”的新商业模式,在未来数十年,能够培养出很大一批中产。另外,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形成的基础。当然,如何为这些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成为国家的紧迫任务。到2025年,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的家庭会有10亿户,而他们中有五分之三是来自南方国家。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将为亚洲贡献75%的中产阶级。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南方国家并没有因为“南方崛起”而在国际社会获得相应更大的话语权。比如中国,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还不及法国和英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状,如何更好地平衡这种关系?
  马和励:不仅世界银行,很多国际机构,包括联合国都面临这个问题。有一种说法,我们在用20世纪的机构应对21世纪的挑战。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南方国家就提出要求,希望让非洲、拉美、印度等国在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目前看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力度都比较小。
  GDP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好指标
  中国新闻周刊:收入能够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中产,那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马和励:不能说GDP完全没有用,但GDP真的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好指标。美国前总统肯尼迪50年前曾说过一句话,“GDP衡量了一切,却衡量不了对人最重要的东西。”当年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但对亚洲经济增长并未造成太大影响。损失的是居民的住所和财产,没有伤及地方经济再生能力。但是你能说海啸后的居民过得好吗?而我们采用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更多元化地衡量一个国家地发展:国民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收入。一个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不是政府,也不是公司。
  中国新闻周刊:在谈到企业发展对国家的贡献中,报告特别提到2012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500强公司榜单中,中国企业有73家,成长迅速。不少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完成扩张,比如联想并购IBM,吉利并购沃尔沃。很多人评价这种“蛇吞象”的方式风险很大,你认为这是扩张企业实力的捷径吗?
  马和励:这种收购常被视为南方企业的爱国之举。仅2011年,中国就有200起并购案,共花费429亿美元。这种交易能否提高短期盈利能力或者创造价值,目前仍很难说。但从直接效果上看,收购遇到瓶颈的北方老牌公司,有利于扩大南方公司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或者进入一个成熟市场开辟道路。另外,技术的转移、成熟的风险管理等,也是并购的性生收益之一。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不是正常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报告特别提到政府在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决断式”的发展型政府,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历了“复杂而彻底的变化”。你担任联合国驻华大使期间,应该也接触过不少中国官员,对他们总体是什么印象?报告提及中国官员“更注重结果”,你如何看待这一描述?“注重结果”滋生的腐败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马和励:—个“决断式”政府的优势在于,可以非常高效地推行相关政策,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改革成就,这一点在我接触的官员身上就有体现。
  同时,中国政府也提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理念,这些概念不仅能更好地将培养国民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融合,甚至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注重结果并非没有弊病,关键在于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至于腐败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加大惩罚力度。
  中国新闻周刊: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中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上的排名只处于世界中游水平,你认为中国的短板在哪里?另外,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是否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马和励: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该和国家一段时间的目标和政策倾向有关。巴西的经济增长不如中国,但在社会发展方面却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他们的学校教育、扫盲项目都很成功。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政策优先”为社会发展扫清了很多障碍,但也并非完美。比方说,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成就,大部分是在1950年到1980年间取得的。1980年以后,由于按服务收费模式的推行,农村和城市的医疗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很多穷人负担不起高质量的医疗。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可能中国百姓的直接感受是可以利用网络更自由地表达了。你认为互联网在中国人参与政治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马和励: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令人欣慰的。尤其是社交网络等公共舆论平台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自由表达,甚至培养了他们的政治意识。社会媒体应该在国民政治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政府和国民互动的良性桥梁。有时候,社会媒体可以引起政府对更多社会问题的重视。比如在2011年动车事故的时候,中国人民就一直通过网络表达对安全的担忧,进而推动了政府作出一定的改变。
  现金转移支付在中国有发展空间
  中国新闻周刊:巴西、印度等国实行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是发展中国家率先实践提高人类发展政策的范例,你认为同样的政策在缩小中国贫富差距方面是否可行?
  马和励:现金转移支付计划在巴四、印度等国也有不少问题,但有针对性的政策的确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很有成效。巴西等国将现金转移支付给贫困家庭,通常有足条件的。比如说预先规定要投资于孩子的人力资本,或者对孩子的健康护理等。他们做的规模比较大,有些项目能够覆盖100多万家庭。
  目前中国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更多是比较零散的,比如农村孩子的营养餐计划等,有待进一步观察效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在中国推行一些有条件的转移支付项目,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很多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正确方向。
  中国新闻周刊:有分析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成长为世界第一本经济体,到时候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自身又意味着怎样的挑战?毕竟提高人均收入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马和励: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一个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这将惠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我们关注的可能不仅仅是第一第二的排名,而是人的生活有没有随之变好。
  过去50年,美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快乐指数并没有因此提高。如果经济发展了,生活更复杂了,这恐怕不是幸福。如果你每天上班要两小时,下班要两小时,一天有4个小时用于通勤,你会觉得幸福吗?再比如在一些传统国家,妇女地位很低,她们对现状并没有抱怨,但不意味着这是幸福社会。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变,有些地方很发达,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媲美,但很多农村地区却比较落后。人们都往城市跑,或许应该降低城镇化门槛,让更多的人在当地就业。我想中国政府很清楚问题的所在,也能够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笛安。摄影/董洁旭  这天,北京刮着五级风。作家笛安穿着黑色及膝羊毛大衣和黑色细高跟长靴走进约定的会议室,几乎没有声响。  她的打扮带着浓郁的法国风,黑色香奈儿锁链包,牛仔蓝LV围巾和大红的唇色。她脱下外套,里头是一件素白的黑扣毛衣。她整理了一下,走过来坐下,喝了一口工作人员准备好的咖啡,没有任何寒暄,“你直接提问吧。”  11月1日,她的新作《南方有令秧》上市,首印40万册。之后的几个周末,她几
“日本与中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不高。” 一位从事中日研究的资深专家在东京国际问题讨论会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如果现在乘坐东京的地铁,看着车厢内每天都在不断更新的杂志广告上的日文汉字、繁体字,心里会有一个感觉: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1月9日,《产经新闻》披露出“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对‘侵犯领空’的中国军机发射曳光弹警告”的消息后,虽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第二天就出面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已然无法打
你知道“最迟销售”日期吗?它也叫“保质期”,甚至有人更委婉地称之为“享用日期”。无论是哪种叫法,其实它们基本上属于商业营销中的一种措词,而与食物本身新鲜与安全与否甚至没有太多关系。  最近,哈佛大学食品与政策法研究所编制的美国各州简报显示,虽然保质期并非是政府要求或规定的,但是它已经融入到美国的食物与消费文化中,没有标注日期的食品是绝不可能在超市里销售的,而且食品一旦过期,是马上会下架销毁。随之而
六年前,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个选题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提到,他的学生盖森和他的同学们在关注蜗居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蔡定剑说,这些人有学识、有文化、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如果没有人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倾听他们的诉求,那他们的诉求就有可能变为剧烈的反抗,“相信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抵御的”。  于是,我循着一个朋友的指点,来到了唐家岭。  我在这里呆了4天,写出了封面报道《向下
哈维尔·索拉纳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秘书长、西班牙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任、布鲁金斯研究所杰出研究员)  圣战主义正在泛滥成灾;西方与俄罗斯的紧张局势不断激化;伊朗和“E3 3”(来自欧盟的英法德与中美俄)之间的协议仍然遥遥无期,与此同时,谈判各方的国内政治问题使已经复杂的过程进一步复杂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期选举中遭受了重大失利,现在必须对付一个完全由
1月25日,埃及开罗解放广场,一名示威者在催泪弹烟雾中挥舞国旗。埃及全国多地在当日爆发大规模示威者和军警冲突。  2011年的春天,埃及解放广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民众把中东强人胡斯尼·穆巴拉克赶下台。如今,尽管争取到重新审判机会,但老迈不堪的他早已成为政治弃儿。  2013年,还是同样的春天,举着“革命”旗帜上台的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遭到类似逼宫。尽管他一再呼吁以和平方式纪念“革命”两周年,
非小说阅读,是基础教育中最被忽视、也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我曾批评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分文学化。语文课本里小说散文过多,社会科学方面的材料太少,以至于大学毕业生对于法律、商务文书这样的实际写作技能都摸不着头脑。  其实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审视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基本是一色的文学作品,如《奥德赛》《李尔王》《简爱》,甚至《罪与罚》,找不到非小说类的作品。  美国教育界似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女儿的眼里,她们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三个等级,一类是有北京户口的,一类是有居住证的,还有一类就是户口和居住证都没有的。她觉得自己是中间一等,不算太坏。”  说这话的是陆昕,一位年薪12万的中产阶层女性,2003年第42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总有一些声音在提醒 你是一个外地人》的主人公之一。陆昕是海南人,因丈夫赴京发展,2000年,带着5岁的女儿到北京定居。  在可见的媒体报道中,这也是中国主流
1月22日,财政部公布了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支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间,进入中国政府腰包中的财政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2.8%,而2011年则为24.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为9.4%,是2008年以来最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为16.2%,是五年来次低,仅高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形势最严峻的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甚至认为,2013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可能会进入个位数时代。  刚刚过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已落下帷幕。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再显实力,成为此次APEC会议网络设备第一供应商,为多个会场及主新闻中心的有线无线网络建设提供全面支持。  这次大会参与人数过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亦有数千之多,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备受主办方关注。“力拔头筹”的华三通信圆满完成任务。  “成为APEC会议第一供应商,对华三来讲是技术和市场长期积累的结果。” 华三总裁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