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三岁前掌握双母语的可能性及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婴幼儿三岁前有无掌握双母语的可能性及策略。婴幼儿时期大脑神经元网络构建的神奇特性赋予了婴幼儿学习任何语言的魔力。善用语言学习敏感期,创造合适的家庭氛围,引导儿童三岁前成为掌握双母语的宝宝。
  【关键词】婴幼儿 二语习得 神经语言学
  关于儿童有无可能在3岁前掌握双母语(譬如汉语 英语,英语 法语),国内学界一直有一种所谓“专家主流”的声音,建议家长不要引导三岁前儿童学习第二种语言,认为从出生到 三岁,这段时间是小孩子从完全没有语言到建构起基本完整的母语语法系统的阶段;三岁前学习外语会影响儿童汉语母语的强势地位,造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思维混乱,从而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社会交往等。专家们常常引用类似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譬如:男童月月的(化名)爸爸是日语翻译,妈妈在外资企业上班。为了让月月成为“语言小天才”,爸爸每晚回家后就和月月说日语,妈妈则说英语。平时白天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月月,就和他说普通话或上海话,保姆带月月出去玩时,和他说浙江家乡话。没想到,身处“多方会谈”语言环境下的月月到了2岁还是不会说话。针对以上情况,上海部分医生的评论是:多语言输入导致了失语症,因此不建议儿童3岁前学习多种语言。那么,这样的观点和理由站得住脚吗?
  一、三岁内掌握双母语的物质基础:婴幼儿神奇的大脑
  这些所谓的专家其实并不了儿童的大脑的神奇之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语言与听觉科学系教授帕特里夏· 库尔研究发现:多语言环境对婴儿的成长有许多好处。婴儿是天生的语言大师。婴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有学习力的阶段。婴儿拥有魔力般的学习能力完全在于其神奇的大脑。婴儿一出生就拥有1千亿的大脑神经元,刚出生的一个月,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比刚出生时增长了20倍。2岁时,婴儿的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网络密度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大约是成人的两倍。婴儿平均每秒都会增加上千的连接。儿童大脑里发生的这些神奇的事情是儿童具有魔力般学习能力的基础。婴儿一出生,就具备学习任何语言的可能性。这个阶段不论学习多少种语言,都不会混淆。由于儿童大脑神经元以及连接秉持着一种用进废退的原则,经常使用的会被保留并强化,未被经常使用的则会被修剪,因此如果能为宝宝创造机会接触到多種外语,将有利于儿童大脑内神经元的链接的密度以及信息通道的高速,因此宝宝也更加聪明。
  二、三岁以内掌握双母语策略
  儿童神奇的大脑使儿童三岁前掌握双母语成为可能,由于这种语言的学习只能在家庭的环境中发生,接下来就谈谈家长如何创造环境来引导婴幼儿掌握双母语:
  1.善用儿童语言敏感的窗口期。一般认为儿童学龄前尤其是三岁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
  2.建立两种语言各自的心理词典。儿童学习语言其本质是大脑神经元建立连接和网络。因此家长要了解大脑神经元存储及提取信息的方式。词汇在儿童大脑中存储的方式是立体的。每个词汇对应的是相应的图像,声音,情绪,情景等非常丰富的信息。两种语言应该分别建立独立的心理词典,不要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外一种语言。也不要在一种语言中夹杂另外一种语言。
  3.单词和句型复现率高。夸张以及抑扬顿挫的妈妈语对于儿童学习语言的帮助很大。
  4.注重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实验证明,只有真人的语言才对3岁以内的儿童起作用。视频、音频以及读物对这个时期的儿童作用比较小。在家里,可以父母一方讲一种语言,另一个人讲另一种语言。或者儿童父母讲一种语言,保姆讲另一种语言。也就是说,与儿童的长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讲两种语言,这样可以使儿童在三岁内将两种语言都作为母语。
  5.允许沉默期。儿童在听力输入未达到一定量之前,会有一个沉默期,不愿意讲话。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逼孩子讲话。在母语期内学习两种以上的语言的孩子的沉默期有可能会比同期学习单语的孩子要长。
  6.掌握语言输入的暴露率。在3岁以内要想对一门语言的掌握达到母语程度,要求该语言的输入量至少要占平时交流量的40%,只有达到这样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儿童在3岁以内掌握该母语。低于这个暴露量,将会导致这种语言习得不完全、在听说读写时出现语法错误词不达意、即使是“母语”也有“外国口音”之类的“把母语当外语”的情况。一般来说,三岁以前的幼儿在一种语言里暴露50%左右,就能和同龄的单母语者达到近似的水平,而在一种语言里的暴露时间一旦低于40%,表现则明显低于同龄的单母语者。而在母语学习时间段里,只要保证能达到相同的总暴露时间,早引入或者晚引入语言,并不造成明显的影响。
  7.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入的内容,要掌握N 1的原则,太复杂、难度太大,没有任何情境的语言对于儿童来说只是背景噪音。要比儿童能够理解的内容稍微难一点,儿童习得语言时才会有小小的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儿童产生继续学习该语言的动力。
  8.创造合适的环境。照顾者要稳定。尽量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儿童有安全感。
  参考以上策略,分析本文开头引用的关于月月的例子,其实月月未必真的遭遇了失语症,也很有可能是在母语期接触了太多种语言,沉默期比单语的孩子要长,还有就是月月的照顾者频繁更换,有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保姆等六七个人轮流照顾,可能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因此不愿意张口说话。还有可能是月月在母语期接触了太多语言,然而每种语言的暴露率都低于40%,因此达不到在母语期将这些语言同时达到母语的程度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英语的不断发展,在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和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高中整体教学质量,互动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充分调动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本文结合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对影响互动模式发展的因
【摘要】微课是顺应时代要求出现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它既是教师课堂的得力助教,又是学生课外学习的良好家教,对提高英语教学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微课 助教 家教 实效性  英语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学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每个学校在平时的教学安排上或多或少地都会向英语科倾斜,在教学管理上无形中向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态势下,英语教师们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都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绩。深入而多元的解读文本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领他们进行多角度的自我解读和思考。而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读文本和思考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文本解读的五个方面之后,提出针对不同方面设计的不同问题,以此来促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初中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探讨不绝于耳,但真正即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方法乏善可陈。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及初中学生实际英语水平,阐述了几点关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建议,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阅读体验 阅读文本 读写结合  一、背景和意义  一直以来,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领域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然而,针对
《人民教育》曾登载了一篇《忽视,也可能是一种伤害》的教学故事,“优秀生是老师眼中的明珠,他们备受老师的瞩目与关怀,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恩泽雨露,因此越发光亮耀眼。有些同学因为他们错误的行为举止,也能常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只有极不起眼的我,就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感受到的除了冷落还是冷落,我远离老师的心,自生自灭……”这引起了我的沉思,我们不得不关注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做法,中等生真的不需要关注吗? 答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人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也逐渐被教师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各大高校设立了相应的专业以硕士点与博士点以便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只有少数教师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多数教师只知道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这一教学方式虽脱离了传统教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快速,国际贸易往来越加频繁,国家对具有较高英语素养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文化背景、字词含义都与语文有较大的区别,很多学生面对英语知识,无从下手,初中英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课改以后,很多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被应用到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在这其中笔者认为阅读与写作联合教学的方法,对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作
【摘要】培养小学学生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口语教学,也被认为是当前实现上述目标最主要与有效的手段。为了切实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有效減少“哑巴”英语现象,笔者结合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实际,专门探讨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在初步总结、阐释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障碍等内容基础上,探索性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提升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