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取名次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报取名次;中长跑;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073-01
  中长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必修项目之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的必测项目,也是中考体育项目。体育教师经常会给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运动水平,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成绩和该怎么样去练习提高。测试中长跑如果组织和测试方法不合理会浪费很多时间。据笔者调查了解,有些教师一节课测试不了一个班。笔者在从事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一种在学校中长跑测试中可实行的简便、准确、快捷的方法,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报取名次法
  1.测试前准备工作:教师准备多功能秒表一块,成绩记录表一份,同测试人数相同的名次卡片若干张。
  2. 上课做好准备活动后,教师讲清具体做法:
  (1)男生1000m,(女生800m)在测试过程中,经过老师时要竖手指1就代表跑了1圈,2就是跑了2圈。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跑了几圈,需要跑多少圈。老师这样也能够了解学生跑的圈数和身体状态。
  (2)跑到终点后,老师会报你的名次,你自己记住名次,然后往前走10m,到摆放着有名次卡片凳前,取自己对应的名次卡片。这样所有参加中长跑测试者的名次就排定了。此做法目的是双保险,怕学生忘记了老师报的名次。
  3. 教师只需根据秒表依次在记录表上记下学生跑完全程的成绩。(表1)
  4.统计中长跑成绩。学生上交名次卡片同时报自己学号。教师在写好名次的记录表上填上相对应的学生学号、姓名,最后再对照成绩评分表查分值,然后填在相对应的分数栏内即可。
  (江苏泰州兴化景范学校 225700)
  【点评】:曾经有过讨论,也曾经被很多老师介绍过中长跑的成绩统计方法,今天再推荐一篇“双保险”的方法,在实践中能更加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跑数字”是针对耐久跑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反馈证实,在这种特设的“情景”下,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字:耐久跑;跑数字方法;兴趣培养;新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68-02  一、“跑数字”方法介绍  下面就这种“跑数字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的成与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体现在提出目标、指引活动和主导活动三个方面,因此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中笔者通过平时听课所看到的一些现象,针对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做出了一些思考与分析,旨在优化教学行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现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形散神散    所谓“形散神散”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摘 要:当本文结合《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处理好十三种关系》一文的读后感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对有效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效;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70-01  前不久我读了李文江老师的《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处理好十三种关系》一文,受益匪浅。作为学校体、音、美教研组长的我,
摘 要: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关键词:教学教研;赛训结合;体育教研;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以学定教既不是教学模式,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原则。本文以水平一(二年级)《单人直体侧滚动》教学实录为例,呈现课堂教学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以学定教的视角,谈谈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从儿童出发,以学定教,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9-0033-
在2012年较为系统地讨论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各项教学技能的案例呈现、教学技能水平判断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技能提升与发展建议。基于以上思路,2013年各期的讨论主题是:  第5期:讲解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6期:动作示范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7期:口令与队伍调动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8期: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
近年来,我校全体师生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立足改革,立足创新,不断反思改进,使大课间更好地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让阳光少年在精彩大课间中健康的成长。  一、定时定物,保驾护航, 提高实效性  为克服课间时间短,浪费多、锻炼时间与强度无法保障等现状,我校采取整合优化的措施,在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之间挤出30分钟作为大课间时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
无悔的选择—— 一波三折,坚守体育教育工作50载  体育是董玉泉儿时的喜爱,选择体育教师的职业并一直坚守下去,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但在选择和坚守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艰难的人生考验。  大学录取的消息是妹妹告诉他的,因为通知书被妈妈压下了。董玉泉是家里的大儿子,家境并不富裕,在母亲心中儿子不应该去学体育,因为体育是“青春的饭碗”,应该去读机械专业,将来可以当一名技术人员。但是董玉泉还是坚定地选择了
北京奥运会辉煌落幕,其取得的成就之完美,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之深刻,以至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要用“非常非常”来形容。但作为体育强国重要标志之一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我国竞技体育的强盛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尤其是奥运会取得的辉煌成绩和我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之间的巨大反差。奥运之后,我们学校体育应该做点什么,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对“体教结合”、学校体育课余工作、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
如今学生对广播体操的热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做操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这一尴尬,笔者认为和天天做同一套广播体操有关,改变现状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开始。  首先内容要创新。要善于打破单一的广播体操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自编形式多样和富有实效的特色操,以提高校园广播操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建议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结合学校的特色自行编排一些特色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我校在原来广播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