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本文结合《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处理好十三种关系》一文的读后感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对有效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效;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70-01
  前不久我读了李文江老师的《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处理好十三种关系》一文,受益匪浅。作为学校体、音、美教研组长的我,组织了我校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工作,现在回头看我们当初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果能更早的学习此文,对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来说,要少走很多弯路。
  一、组织与效果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不好,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组织。合理有效的组织将使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井然有序、活而不乱。同时对学生自觉性的养成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提升。在组织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活动内容的合理化,形式要求新颖,体育教师的分工负责,管理与评价的因素。我认为组织与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不管你的大课间内容有多丰富,形式怎么变化,必须要有良好的组织,要有条不紊的组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组织的好与坏是决定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只有活动内容适当、加上成功的组织才能使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不管是体育课还是大课间活动,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把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首位,才不枉赋予体育的使命。
  二、管理与评价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常态化活动中的大型活动,所以我们就必须做到多元化管理,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的大课间管理做法是由体育组组织分工,校长亲自监督。具体是体育组制定出活动方案,校委会通过后再具体分工。体育教师轮流值周负责,其他体育教师分管各自所带年级的班级活动情况。德育处安排的值日领导和教师以及团委的十二名学生负责当天大课间活动中各班级的活动情况。各班满分均为100分,在违反要求或未按要求做到者,扣除相应分数,合计在当天的日常管理得分中,于次日早读时公布于日常管理栏。“做到天天公示,周周汇总,月月评奖”。教务处则负责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在大课间活动的考评,并计入教师的年终绩效考评。体育教研组长针对每周活动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提出改进完善的实施措施,保证了大课间活动更富有生命力。每两周做一次总评,并由校长在大会上做评价和不足,再提出今后的要求和改进。所以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从2007年的课间操改为大课间活动以来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
  评价是对活动开展的一个激励和督促手段。及时评价是最重要的,在每天的活动结束后先由体育委员对本班的活动做以简评,再由班主任来评价,班主任对活动中的缺陷必须提出建设性的整顿要求。对个别特差的班级,体育教师将要求留下来现场整顿。批评教育并报德育处扣分。
  三、内容与场地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关系着活动效果和组织效果,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开展的内容活动。如在报纸上看到城市一所学校操场较小,就选择了围绕教学楼跑,学生在活动中意外受伤,被迫停止。像这样的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原地的或移动范围不大的运动项目来活动。如健美操,集体拳,兔子舞等活动,在时间上稍长一点,对增强学生体质和活动安全都有利。又如在我校周边有一所小学、初中合校的学校,为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全是兔子舞和集体舞,这样对初二初三的学生来说运动量上就明显不足。针对类似这样的学校我认为按学段分开进行活动,内容设计有所不同,则更适合各自年龄段的发展,
  合理划分场地,根据场地、人数设计活动内容等,使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们学校的大课间内容因季节的变化一年以三种形式出现。春季学期是先跑步再做操或集体拳或操的形式;秋季学期开始沿用春季的内容,等到天气变冷,就只有跑步,不再做操。因为新疆伊犁的气候在大冻之前安排做操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等天气再变冷的时候就把部分篮球场浇上水,冻冰后就可用来滑冰。这里冬季的体育课和活动只有打雪仗、雪地足球、滑冰和冬季长跑等校园活动。因此我们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的调整活动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季节、不同运动所带来的欢乐与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江.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处理好十三中关系[J].体育教学,2013(2).
  [2]董胜峰.多思考、重落实、求创新——三堡小学大课间活动经验谈[J].体育教学,2013(2).
  [3]陈雁飞.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引领与提升(国培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乡村教育,曾承载无数人改写命运的荣光和希望。  如今,“寒門难出贵子”的感叹,打开了一扇透视乡村教育的窗口,这背后是留守儿童之痛、教师流失之痛、生源流失之痛、农村中学高考之痛……一个个“痛点”拼出了乡村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镜像。  诚然,这些“痛点”是城镇化浪潮下的大势所趋,但“大趋势”下的乡村学校、学生和农村家庭,更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和温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缓
“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对国内外教育发展及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回应,也是在“一期课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对走向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立结构优化、内容优化、形式优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课程理念显现新走向  体育与健身课程,从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进一步从单纯“育体”和重“动作技术”发展到“育人,健身、健智、健心、健美,平衡身心”,培养学
【编者按】:本期的座谈话题是“影响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这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系列座谈中第一个使用逆向思维和从反面来论述的话题。我们认为,如果能把“体育课改不应该做什么”说清楚的话,那么,“体育课改应该做什么”就非常简单了。本期话题,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毛振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
一、案例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一新生进行广播操教学,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案例梳理了些许看法同大家探讨。  二、案例描述  一堂广播操新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该班学生中有10%动作较好,60%的学生动作有些问题,其余的没有学过。
一、实验稿和修订稿几个有意思的数字对比  【若水轩主】: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第一章中,对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学生从五个领域分别提出了162条具体目标要求。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学生从四个方面分别提出96条具体学习内容(虽然有些仍然属于目标的范畴,但大部分更接近‘内容’了。)  2. 体育课标实验稿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两个领域中,对水平
[编者按]:2011年6月14日,沈阳市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培训暨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二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研究”现场展示会在浑南新区第二小学召开,浑南二校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校本特色操:身体素质天天练、形体操、跑跳操和英语操,孩子们以挺拔健美的身姿、新颖整齐的动作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另外,在活动现场,二校的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课,充分展示了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李丽老师的“形体基本功训练”,王磊老师的“跪跳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用过的废旧纸筒,像保鲜袋的纸筒,燃放过的烟花纸筒,纺织厂缠丝的纸筒,服装厂用来卷布的纸筒,用完胶带剩下的纸筒等等。笔者把这些废弃的纸筒进行简单的处理,贴上五颜六色的即时贴,制作了多款体育器材并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拉力器    1.材料:燃放过的烟火纸筒两根,废旧的自行车里带。  2.制作方法:  (1
关键词: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08-05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学校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  
摘 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跑数字”是针对耐久跑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反馈证实,在这种特设的“情景”下,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字:耐久跑;跑数字方法;兴趣培养;新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68-02  一、“跑数字”方法介绍  下面就这种“跑数字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的成与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体现在提出目标、指引活动和主导活动三个方面,因此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中笔者通过平时听课所看到的一些现象,针对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做出了一些思考与分析,旨在优化教学行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现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形散神散    所谓“形散神散”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