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耐久跑兴趣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跑数字”是针对耐久跑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反馈证实,在这种特设的“情景”下,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字:耐久跑;跑数字方法;兴趣培养;新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68-02
  一、“跑数字”方法介绍
  下面就这种“跑数字”教学方法做以具体的说明:“跑数字”法所需的场地如图1所示,在这种场地练习中所采用的数字主要包括1、2、5、6、7、8、9、0,如图2-图9所示,因为在此种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跑进路线只能向前跑动不能后退,所以数字3和数字4不能采用。在练习场地中完成单个的数字比较容易,但是要将多个数字连起来跑动完成可是需要一番思考的,这就是我所提到的开发学生能力所在。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规定起点,规定数字
  规则:要求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只能以A、B、C、D其中一点为起点,按照教师规定的数字来进行跑动,跑动时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重复线路。例如6529这组数字。先从B点开始进行跑动先完成6这个数字,完成6到达C点时,因为下一个要完成的数字是5,所以只能从C点跑动到E点再到F点再到B点这样就到达了5的起点,然后再完成数字5的图形。跑完数字5到达E点,下一个要完成数字2,只需要从E点跑到A点就可以,再完成数字2,数字2完成以后到达F点。下一个要完成的数字是9,它的起点是D点,所以只需要从F点到达D点,然后完成数字9的跑动。教师可以根据练习所需的强度和负荷来规定完成“数字”的多少或场地的大小。
  2.不规定起点,规定数字
  规则:要求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可以随意以A、B、C、D、E、F其中一点为起点,按照教师规定的数字来进行跑动,跑动时仍然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重复跑进线路,这样,在跑进练习时每个数字至少有2种方法来完成。比如2,可以分别以A点或以F点为起点,如图10、图11所示;再比如8,可以分别以A、B、E、F为起点,这样数字8就可以有4种方法来完成。进而在完成一组数字时,就可以有不同的跑动路线来完成。这样既增加了练习的量、密度以及强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能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
  3.规定起点,不规定数字,教师随机喊出数字
  当学生对“跑数字”这种练习方法较熟悉后,可以适当提高练习的难度,就是不事先告诉学生跑动的具体数字,而在练习过程中随机喊出数字,在教师没有喊出数字时,可以要求学生沿着数字“0”场地进行跑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最先完成,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4.不规定起点,不规定数字,随机喊出数字
  这种练习方法相对上述几种练习更难,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不同的数字可以有好几种跑动方法,这样一组多个数字跑动的路线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二、我们的实际做法示例
  根据我校实际,在课堂教学上,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我们采用的是第一种练习方式,练习时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选出组长。每个小组在练习时会得到4张卡片,每张卡片包含4个数字,共16个数字。学生在了解练习方法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先小组讨论跑动的路线(有练习示意图板的,可以围绕图板讨论设计最佳跑进路线),由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热情高涨,体质较差的学生也紧紧地跟住队伍。由于场地的多变,这样学生在新颖与兴奋中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16个数字的跑动,有的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如图1所示,若场地设计成AB长20m,AC宽10m,这样要完成16个数字的负荷大概是1600m。在一节课当中作为教学主环节的使用,这种中等强度的练习学生还是可以承受的。同时,小组长不是每节课固定不变的。
  三、“跑数字”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空间
  优点:采用这种练习方法的优点是组织形式新颖、变化多样,不易让学生产生场地心理疲劳,易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于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缺点:但初次进行这种练习方法时教师讲解要细致,最好提前画好数字场地练习路线图板,放在场地附近,以便学生能够直观迅速地了解“跑数字”练习的路线变换,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改进空间:由此方法我们还可延伸到跑图形、跑字母(如M、W)、树林穿越跑等。也可以把A、B、E、F点变成“小弧形”跑以减少直角跑不安全性。
  以上就是我们在耐久跑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跑的兴趣而进行的“跑数字”方法新探,文中方法定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的目的是抛砖引玉,想引起同行新的思考,让我们的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他文献
我区教育局围绕中央精神根据区内各校特色文化品牌,植入体育因素,以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为抓手,实现了文体活动的交融发展、相互促动。我们在推广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全区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社会的较高评价,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我区各校在“绿色、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以“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一、情况调查    2009年10月,笔者对某地市的120余所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如下表1。      二,问题研究    1.师资不足。教师缺乏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作中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兼职和转科的教师较多,无法保障农村小学体育课时和教学质量,更不能保证体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2.场地设施条件薄弱。据调查,约有32%的农村小学运动场地不达标(无2
策划人语  乡村教育,曾承载无数人改写命运的荣光和希望。  如今,“寒門难出贵子”的感叹,打开了一扇透视乡村教育的窗口,这背后是留守儿童之痛、教师流失之痛、生源流失之痛、农村中学高考之痛……一个个“痛点”拼出了乡村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镜像。  诚然,这些“痛点”是城镇化浪潮下的大势所趋,但“大趋势”下的乡村学校、学生和农村家庭,更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和温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缓
“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对国内外教育发展及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回应,也是在“一期课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对走向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立结构优化、内容优化、形式优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课程理念显现新走向  体育与健身课程,从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进一步从单纯“育体”和重“动作技术”发展到“育人,健身、健智、健心、健美,平衡身心”,培养学
【编者按】:本期的座谈话题是“影响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这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系列座谈中第一个使用逆向思维和从反面来论述的话题。我们认为,如果能把“体育课改不应该做什么”说清楚的话,那么,“体育课改应该做什么”就非常简单了。本期话题,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毛振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
一、案例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一新生进行广播操教学,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案例梳理了些许看法同大家探讨。  二、案例描述  一堂广播操新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该班学生中有10%动作较好,60%的学生动作有些问题,其余的没有学过。
一、实验稿和修订稿几个有意思的数字对比  【若水轩主】: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第一章中,对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学生从五个领域分别提出了162条具体目标要求。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学生从四个方面分别提出96条具体学习内容(虽然有些仍然属于目标的范畴,但大部分更接近‘内容’了。)  2. 体育课标实验稿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两个领域中,对水平
[编者按]:2011年6月14日,沈阳市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培训暨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二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研究”现场展示会在浑南新区第二小学召开,浑南二校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校本特色操:身体素质天天练、形体操、跑跳操和英语操,孩子们以挺拔健美的身姿、新颖整齐的动作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另外,在活动现场,二校的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课,充分展示了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李丽老师的“形体基本功训练”,王磊老师的“跪跳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用过的废旧纸筒,像保鲜袋的纸筒,燃放过的烟花纸筒,纺织厂缠丝的纸筒,服装厂用来卷布的纸筒,用完胶带剩下的纸筒等等。笔者把这些废弃的纸筒进行简单的处理,贴上五颜六色的即时贴,制作了多款体育器材并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拉力器    1.材料:燃放过的烟火纸筒两根,废旧的自行车里带。  2.制作方法:  (1
关键词: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08-05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学校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