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学的深入使得语文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训练,二者不论是在教材上还是在练习中,形式都变得更多元化。本文首先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一部分促进良性互动的方法,希望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語文阅读 写作训练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进行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够促进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写作加以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的赏析方法进行掌握,同时提高写作的技巧。
  一、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可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将阅读当做一项单纯的任务进行布置,阅读是一个让学生学习及理解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书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语言的借鉴及应用。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有过明确的说明: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发散性思维及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若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阅读进行解释,那么阅读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学生与书本、与文字之间的对话。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阅读,并不止满足于让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得到提高,还应该对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能力及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字的欣赏及评价能力进行逐步培养。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多多倡导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和反思。此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从而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基础。
  2.写作是心灵的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生存的一种能力。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世界进行认识、进行表达的过程,因为在写作的时候,跃然纸上的文字是大脑通过的思考后的结晶。不仅如此,写作还有利于对自我进行认识、对思维进行创造及表述。初中语文教学对此已经提出相关的要求: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应该在写作中有所体现。所以,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通过写作体现出来,阅读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效果非常好,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对阅读时所产生的自身情感的空白部分进行填补,让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将二者结合,将达到1 1>2的效果。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该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并且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
  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
  1.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探索写作训练的有效渠道。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知识的搭配上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比较注重,对传统的名篇进行保留,同时对于现代文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因此教材的结构安排在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知识结构安排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于学生的生词积累量和知识量的补充都有很大的帮助,为提高初中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著名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家喻户晓,学生在学习乡愁的时候,老师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对该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诗人的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让学生明白情感在阅读与写作中的重要性。
  2.与教材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自如地转换。
  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文言文及古诗词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仅仅是将课文进行普通的讲解,没有带领学生对其中蕴含的奥妙进行赏析,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学习,并且由于学习古诗文存在一定的难度,某些学生对其存在反感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处理,让学生便于理解,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创作,让学生参照原文的背景及情绪进行写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更好地对原文进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的阅读量,还要让学生学会熟练地用文字表达感情和想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婷.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4:166-167.
  [2]何俊敏.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3:16.
  [3]刘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探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02:18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亲近感,从而高效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营造氛围 师生互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和魅力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探索和追思,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认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升效率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或者成功,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这种体验,帮助学生树
摘 要: 在被电子音视频产品充斥、占领的环境中,如何让特别喜欢动态、生动画面的低年级孩子爱上阅读并坚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唯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获取智慧、沉淀心灵、陶冶情操。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阅读 兴趣激发  阅读是孩子学习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被五花八门的电子音视频产品充斥、占领的环境中
摘 要: 课程改革使得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使得多媒体发挥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将其应用到小学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与推进,语文教育愈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及长远发展,同时也关注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以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剖析,启发教学新思路,拓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途径。本文借助生态学的教学思想与方法,面向语文教学根本,反思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试图从生态学教学理念中获得教学智慧,汲取教学启示,寻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前提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创设学习情境,吸引投入思考;留足学习时空,促进积极思考;点拨学习方法,引导深入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方式 独立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自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识字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识字愿望,充分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