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 年以来,随着股市危机逐步平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历经一年半全面限制后,迎来三度松绑。到2018年12月的第三次松绑,中国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已初具规模,股指期货恢复常态化交易指日可待。但受危机期间股指期货市场舆论讨伐和股指期货松绑期间连续三次乌龙指事件影响,广大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市场仍存在较多疑虑。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处在发展改革的“十字路口”。如何放开股指期货市场限制,以恢复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纵观已有研究,受样本限制,大多关注于单一特定政策调控和危机期间渐进限制政策,对股指期货松绑政策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股指期货渐进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影响,并结合国际市场风险治理经验,为后危机时期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治理做出一些方向性的探索。
本文围绕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从经验事实角度,分别对国际及中国股指期货松绑政策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松绑政策调控前后期现货市场表现进行初步横向比较;然后,从理论层面分别对期现货市场间作用机理、具体松绑措施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作用机制、整体松绑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分别对股指期货松绑政策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过程为:(1)整体政策效应检验:比较整体松绑政策实施前后,“实验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与“对照组”——沪深300非成分股间定价效率差异;(2)阶段政策效应检验:分别截取三次松绑政策实施前后三个月数据,采用多期 DID 模型分别比较各阶段松绑政策实施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变化;(3)月度政策效应检验:分别比较各阶段月度政策效应的方向和程度;(4)进一步从政策前后时间跨度选择及股票指数选取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
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各阶段松绑政策月度效应检验发现,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短期内的确具有提升作用;(2)股指期货松绑政策阶段效应呈现“先抑后扬”的变化趋势。各阶段松绑政策月度效应横向比较结果与其阶段效应结论基本一致;(3)股指期货松绑政策整体上并未有效提升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可能是由于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正向影响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前期负面影响时期所致。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继续稳步推进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实施;(2)后期股指期货松绑政策要保持适度、稳健;(3)对于股指期货市场应坚持适度监管与创新并重。
本文围绕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从经验事实角度,分别对国际及中国股指期货松绑政策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松绑政策调控前后期现货市场表现进行初步横向比较;然后,从理论层面分别对期现货市场间作用机理、具体松绑措施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作用机制、整体松绑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分别对股指期货松绑政策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过程为:(1)整体政策效应检验:比较整体松绑政策实施前后,“实验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与“对照组”——沪深300非成分股间定价效率差异;(2)阶段政策效应检验:分别截取三次松绑政策实施前后三个月数据,采用多期 DID 模型分别比较各阶段松绑政策实施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变化;(3)月度政策效应检验:分别比较各阶段月度政策效应的方向和程度;(4)进一步从政策前后时间跨度选择及股票指数选取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
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各阶段松绑政策月度效应检验发现,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短期内的确具有提升作用;(2)股指期货松绑政策阶段效应呈现“先抑后扬”的变化趋势。各阶段松绑政策月度效应横向比较结果与其阶段效应结论基本一致;(3)股指期货松绑政策整体上并未有效提升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可能是由于松绑政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正向影响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前期负面影响时期所致。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继续稳步推进股指期货松绑政策实施;(2)后期股指期货松绑政策要保持适度、稳健;(3)对于股指期货市场应坚持适度监管与创新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