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推进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2018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增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企业创新不仅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推进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企业因时制宜地进行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将宏观经济变量与企业微观行为相结合,基于汇率改革之后汇率变动幅度增大的背景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其中着重探讨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宏观经济变量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也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政策、实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依据。
本文以2010年—2017年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和企业层面财务数据为基础数据,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究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将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关理论归纳为价格传递理论、市场竞争效应理论和中间品进口效应理论,基于上述理论将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道归纳为两类:市场竞争渠道和成本节约渠道。其次通过构建三类模型对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影响关系进行研究:(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市场竞争渠道的中介效应;(3)调节效应模型,对融资约束的角色进行检验。并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指标分别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测试。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政府及企业如何在汇率变动幅度增大背景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本币升值)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汇率下降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但是引入企业异质性之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存在非对称性,汇率上升使得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高于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渠道影响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汇率上升通过加强国内外市场替代效应和加快市场结构更迭倒逼企业创新;(3)本文基于成本节约渠道从侧面考察了融资约束对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汇率上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是融资约束会对这一结果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轻的企业,汇率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融资约束重的企业更明显。
本文以2010年—2017年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和企业层面财务数据为基础数据,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究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将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关理论归纳为价格传递理论、市场竞争效应理论和中间品进口效应理论,基于上述理论将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道归纳为两类:市场竞争渠道和成本节约渠道。其次通过构建三类模型对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影响关系进行研究:(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市场竞争渠道的中介效应;(3)调节效应模型,对融资约束的角色进行检验。并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指标分别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测试。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政府及企业如何在汇率变动幅度增大背景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本币升值)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汇率下降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但是引入企业异质性之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存在非对称性,汇率上升使得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高于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渠道影响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汇率上升通过加强国内外市场替代效应和加快市场结构更迭倒逼企业创新;(3)本文基于成本节约渠道从侧面考察了融资约束对汇率变动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汇率上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是融资约束会对这一结果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轻的企业,汇率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融资约束重的企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