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使习惯于个人免费治疗的公费医疗患者与劳保医疗患者,有了费用节约意识。同时新制度的推行也使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到了一定的扩张。但由于医疗保险的复杂性,国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在医疗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社会保险五大项目中,老百姓对医疗保险的认可程度偏低。医疗费用支出的过快增长,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卫生费用控制到底在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其原因值得我们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医疗费用控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国也纷纷在对自己的医疗服务和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许多费用控制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本文试图从医疗保险运行模式的取向和卫生总费用上涨的态势变化以及费用上涨的原因分析等方面入手,寻求我国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多方主体运行的制衡机制,从而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文中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对卫生费用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际经验,运用实证数据和大量的文献检索,分析了我国医疗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
医疗保险的形成是一个逐渐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主要经历以下几种形式:早期的保医合一或保医分离的医疗保险模式,进而形成三方联接,“单向”关系的医保形式,再而形成多种模式的四方关系。如“补供方”模式,“补需方”模式和“混合”型模式。同时随着医疗保险模型的复杂化,医疗保险系统也逐渐复杂化。医疗保险方、被保险方、医疗供给方和管理方组成了医疗保险基本运行系统。由于四方模型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不同,制约方式不同,运作的具体模式也不同,因而有可能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制衡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在四方模式中,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可以影响被保险人的纳税额、政府对保险人的拨付额以及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偿付比率等,并有利于卫生总费用的宏观控制和医疗保险系统的平稳运行。
由于卫生总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投入总量的重要指标,而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反映了国家卫生投入的深度。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与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方向相反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通过医院的人日均住院费数据统计,反映了厅局级以上干部的人日均住院费用大大高于一般人群的不合理性。本文还引入了卫生费用收入弹性概念,通过各国间卫生费用收入弹性的对比,说明控制卫生经费上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还从需方、供方、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四个角度对卫生费用上涨作了一般分析。首先从需方的角度,着重分析人口增长、老龄化、保健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疾病谱的改变等医疗需求增加所造成的费用正常上涨,以及由于道德损害、搭便车的行为、伦理学与经济学冲突所造成的终末期患者的临终治疗费用高涨等原因造成的费用非正常上涨。其次从供方的角度,分析由于医疗技术革命、医疗服务成本上升诱发的具有双重效应的费用上涨以及由于非合理用药和收费、医疗市场的诱导性需求、供方的技术垄断所导致的不合理的费用上涨,并对其进行了经济学和心理学分析。再次从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出发,分析由于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窄,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导致监督管理成本的增加所带来的费用上涨,并阐述由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目录更新不及时,医药卫生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个人支出比重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增的不合理现象。同时指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和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不能有效对接,为不规范操作留下了空间。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分析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公共卫生被削弱引发的费用上涨。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卫生资源成“倒三角”分布,公共卫生职能被大大削弱,公共卫生部门疏于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防治。与此同时,政府对卫生事业人才培养规划的缺乏则造成了双向转诊困难,导致患者就医成本提高。而政府管理功能的缺位,则导致了医保多方运行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本文最后通过对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及对全文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控制我国医疗保险费用上涨的若干政策建议。笔者认为政府应转变职能,以中介及仲裁角色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并利用财政手段控制医疗费的供给量,加强人才培养规划的配套改革,完善法制建设,以达到减少社会成本的目的。同时认为应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及时更新用药目录,建立监控体系,重视预防,对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在深化医院改革方面,笔者认为应启动医疗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多元化办医,在服务提供者方面尤其要加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控制,以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要配合政府改革,加强医疗卫生监管,建立双向畅通的转诊制度,使居民能获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并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面对居高不下的药品费用,笔者认为应逐步分批次进行改革,先完善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暂行管理办法,确定药品费用,再以抗生素为切入口控制药价,最后,探索新的供药途径,并对定价机制进行引导和干预。
控制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能否成功。本文提出的以上若干措施旨在能够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为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顺利进行拓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