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股东在面临融资需求时以其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当资金借入方到期未能偿还借款时债权人就可以强制卖出质押的股份以减少贷款损失。2013 年监管部门开放场外质押以来,我国股权质押市场快速扩容,市场质押规模迅速增长。当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时,为避免自身质押的股份被强制平仓甚至丧失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进行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的诉求以维持公司股价的稳定,近年来我国 A 股市场持续深度调整,股权质押风险引起了投资者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上市公司对研发活动支出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政策会对公司当期盈余和现金流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具有一定选择空间的研发支出会计政策是否会被控股股东用作盈余管理的工具呢?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对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和公司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及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实证模型加以验证得出结论。
本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质押的发展脉络以及风险现状,指出了股权质押风险高企的现实背景和选题意义,同时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正文部分首先概述论文的理论基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及后果、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形选择空间以及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控股股权质押行为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实证模型选取的代理变量及构造方法。接着以2008年至2017年我国A股市场上的剔除金融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过程中首先采用Log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股权质押与现金流约束变量的交互项和股权质押与市值管理变量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其后根据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组回归,最后对前文的实证进行稳健性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公司面临的较大现金流约束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间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公司市值管理成效较好,股价保持平稳增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削弱;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高新技术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最后,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对前述实证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良好。
本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质押的发展脉络以及风险现状,指出了股权质押风险高企的现实背景和选题意义,同时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正文部分首先概述论文的理论基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及后果、研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形选择空间以及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控股股权质押行为与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实证模型选取的代理变量及构造方法。接着以2008年至2017年我国A股市场上的剔除金融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过程中首先采用Log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股权质押与现金流约束变量的交互项和股权质押与市值管理变量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其后根据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组回归,最后对前文的实证进行稳健性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公司面临的较大现金流约束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间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公司市值管理成效较好,股价保持平稳增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削弱;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高新技术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最后,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对前述实证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