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用于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患者约占15%,通常与吸烟有密切关系,小细胞肺癌被归类为侵略性程度非常高的肺癌。SCLC的治疗方法首先从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开始。由于SCLC通常分为局限性(LD)和广泛性(ED)两个阶段,SCLC的患者中有70%被诊断为广泛阶段。DLL3被认为是SCLC免疫疗法的理想靶标,因为它在SCLC患者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DLL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是目前SCLC免疫疗法中研究比较多的免疫治疗方法。双特异性抗体是通过将T细胞和肿瘤细胞直接桥连起来从而发挥T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CAR-T细胞是将抗体片段表达在T细胞的表面,提高了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活性。
  本论文构建了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并研究了它们对小细胞肺癌的杀伤活性。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采用经典的knob-into-hole结构,其中靶向DLL3的抗体片段SC16.15与hFc(knob)融合,靶向CD3的抗体片段OKT3与hFc(hole)融合。CAR-T细胞构建采用第三代结构,由抗体片段SC16.15、CD8跨膜区、共激活域CD28、4-1BB和CD3z构成。DLL3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的肿瘤杀伤活性均通过细胞水平和和体内移植瘤小鼠模型测试。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结合活性分别用DLL3阴性的A431细胞和DLL3阳性的小细胞肺癌细胞系、T淋巴瘤细胞系Jurkat和原代PBMC细胞进行测试。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的肿瘤杀伤活性通过荧光素酶法进行测试,首先用慢病毒载体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导入上述细胞系中,通过测试荧光素酶活性的下降确定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的体外杀伤活性。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的体内抑瘤活性在NSG小鼠中测试,通过向NSG小鼠皮下接种SCLC细胞,待成瘤后,通过腹腔注射PBMC细胞和尾静脉注射双特异性抗体,或腹腔注射CAR-T细胞,观察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体外杀伤结果显示,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均可迅速杀死DLL3阳性的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H196,H82,和超表达DLL3的A431细胞系系。体内抑瘤活性试验显示,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对肿瘤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PD-1检查点抑制抗体可以提高DLL3双特异性抗体的抑瘤活性,但未能加强CAR-T的抗肿瘤活性。总体来说,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以DLL3为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对小细胞肺癌均有很强的抑瘤活性,其中,DLL3双特异抗体联合PD-1抗体对SCLC的抑瘤效果更理想。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敬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兴衰以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从当前大学生敬业观的现状出发,探究对大学生的敬业观进行培育的路径,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分五部分
学位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早期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后创立的。他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批判,从物对人的控制着手,揭示了现代资本的统治逻辑。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关注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现象,还紧扣社会发展中凸显的迫切问题,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寻求突破现代人的困境提供理论武器。现时代物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运用物化理论完善社会主义当前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克服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意识领
学位
学位
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各民族之间代代相传,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本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被不断地利用与创造。这个变迁历程中凝聚各民族智慧结晶,呈现丰富的民族文化。本文从民族文化变迁与媒介传播结合的思路切入,考察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本篇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呈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媒介传播过程,对其生存图景作简要概述;其次,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学位
《广韵》中保存的隋唐官话语音系统非常完善,从它可以上推上古音,下溯近古音和现代汉语方言。宋代语音承隋唐,按向熹《简明汉语史》的分期,处于中古汉语晚期,这一时期的语音变化情况,尤其是方音体现的面貌,值得探究。  苏轼是生活在北宋中期的诗人,作为四川眉山人,他的作品中时有提及四川方音的特别。通过苏轼的韵文,如果能从中观察到他的语音系统相较《广韵》系统的差别,便可以窥探其中反映的宋代四川的用韵状况。  
学位
《梦粱录》是一部描述了南宋末年都城临安的历史风貌和市井生活的笔记小说,作者吴自牧。《梦粱录》一书词汇丰富,且使用了大量的儿尾词,其中不少的儿尾词在杭州方言里至今仍有大量的保留。  本论文正文共分为以下几大章节:  第一章绪论。本章简介《梦粱录》作者吴自牧其人及其成书年代;对《梦粱录》这本小说的内容做个简要介绍后,重点言及《梦粱录》一书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梦粱录》中的单纯词。《梦粱录》中使用的单
学位
现有的甲骨文分部方法一般有两种,一为按《说文》部首分部,二为按自然分类法分部,后者是目前的主流。本文以自然分类法为中心,对甲骨文部首系统的沿革状况进行研究。  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  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基本思路做了简要介绍。  正文部分共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概述甲骨文分部的两种方法,分析了自然分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采用自然分类法的岛邦男、姚孝遂、朱歧祥
学位
本文以《近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格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来源、语音、词形、语法和历时发展五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四字格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第一,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分析。定量统计表明,近代汉语四字格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多的,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多出自文学性语料。  第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分析。在声调上,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搭配具有明显的和谐性,且存在平起仄收的发展趋势;在声韵上,近代汉语四字格呈回环复沓
学位
作为与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现代作家之一,老舍在其作品中始终将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作为关注重点。然而,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在《二马》等小说中,老舍的创作思维超越了单一的自我中心主义视野。他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文化对话的可能与必要。基于此,本文以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为研究内容,将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论文首先系统介绍了文化间性相关的
学位
脑缺血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双光子活体成像发现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浅层神经元树突结构受到严重损伤及其上的树突棘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皮层浅层神经元结构的动态变化,而缺血再灌注早期更深皮层区域内的神经元具体的结构变化无法探究,尤其是树突棘的相关变化。本实验利用野生型小鼠C57/BL6和特异性标记大脑皮层第五层锥体神经元的转基因小鼠Thy1-YF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