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以阿凡提故事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各民族之间代代相传,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本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被不断地利用与创造。这个变迁历程中凝聚各民族智慧结晶,呈现丰富的民族文化。本文从民族文化变迁与媒介传播结合的思路切入,考察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本篇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呈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媒介传播过程,对其生存图景作简要概述;其次,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代表之一阿凡提故事为例,梳理汉译版阿凡提故事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的传播要素,并分析其在该传播媒介中所表现的不同文化特点和文化形态。再次,具体分析阿凡提故事在媒介演绎中的接受。传播是分享经验、传递信息、参与交流的过程,接受者也处于参与者的位置。分析接受群体的文学接受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与接受者相互作用、影响,成为当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成的重要推力。最后,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媒介提供的服务影响着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同时影响媒介工业、技术制造者以及普通大众,对媒介的使用每个人都不是独特的。人们会不断更新方式使用新媒介及其所承载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提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借助传播媒介发展策略。
  总之,本文认为媒介的作用是在不同时期运用技术手段,满足审美接受的需求。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与媒介变迁共同讨论,拓展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传播媒介研究小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又为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成果、是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已经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化引导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而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学位
学位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更迭速度和发展进程可谓是一日千里,使互联网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政治舆论、互联网草根文化等等,无不显示着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日渐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思维和物质生活。特别是教育这个“根基”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孕育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花,借助互联网独特的虚拟性、隐匿性和突破时空限制等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变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及青年工作,肯定青年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多次作出有关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展与培育的重要论断。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因此,立足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研究当代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培育路径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四个章节对当代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培育展开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学位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给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同样,移动互联网对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固定PC端网络,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相结合,成为现阶段收发信息的重要端口。移动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他们的思想能否与我国主流思想保持步调一致,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的前进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移
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教育内容的承担者、沟通的连接者和价值的实现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语言风格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广征博引的诗词引用闪耀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质朴平和的表达形式彰显出至真至深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有重要意义。深刻研究并认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
学位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敬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兴衰以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从当前大学生敬业观的现状出发,探究对大学生的敬业观进行培育的路径,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分五部分
学位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早期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后创立的。他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批判,从物对人的控制着手,揭示了现代资本的统治逻辑。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关注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现象,还紧扣社会发展中凸显的迫切问题,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寻求突破现代人的困境提供理论武器。现时代物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运用物化理论完善社会主义当前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克服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意识领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