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对NASH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l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使用黄连素进行药物干预,以研究黄连素对NASH的治疗作用,并探讨黄连素对NASH肝组织caspase-2、TNF-α蛋白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1.分别利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D)和脂肪、胆固醇及果糖复合型饮食(Amylin饮食)诱导C57BL/6雄性小鼠,构建两种NASH小鼠模型。
  (1)MCDD模型:将30只6~7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喂养时间6周。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喂养,造模组和治疗组给予MCDD喂养。治疗组在MCDD喂养2周之后,给予200mg/(kg·d)的黄连素溶液灌胃,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持续4周。
  (2)Amylin模型:参照以上MCDD模型分组,将30只6~7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造模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喂养时间12周。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和治疗组给予Amylin饮食喂养。治疗组在喂养8周之后,给予200mg/(kg·d)的黄连素溶液灌胃,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持续4周。
  2.两种NASH模型均在末次给药后,将3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Avertin麻醉,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样本。
  (1)利用肝组织切片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并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三个组织学特征对肝脏进行病理评分;
  (2)比色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
  (3)利用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肝脏组织caspase-2的表达情况;
  (4)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中活性氧(ROS)的含量;
  (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3.所有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使用GraphPadPrism5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NASH小鼠模型:
  与对照组比较,H&E和油红O染色显示,MCDD和Amylin造模组小鼠均表现为肝脏脂质蓄积明显,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受损出现气球样变;肝脏病理切片评分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气球样变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造模组较对照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LP、ALT及AST均显著升高(P<0.05)。
  2、黄连素对NASH小鼠的治疗作用:
  与造模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细胞内脂质蓄积明显减少,受损的气球样变肝细胞、炎症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肝脏病理切片评分显示,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造模组小鼠肝功能相关指标ALP、ALT和AST均显著降低(P<0.05)。
  3、黄连素治疗NASH小鼠的作用机制:
  (1)黄连素抑制NASH小鼠肝脏caspase-2表达:造模组caspase-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caspase-2表达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
  (2)黄连素抑制NASH小鼠肝脏氧化应激:造模组ROS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ROS含量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
  (3)黄连素抑制NASH小鼠肝脏TNF-α表达:造模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TNF-α水平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黄连素能够减少NASH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浸润,抑制肝组织caspase-2和TNF-α表达,减少肝组织氧化应激,进一步阐明caspase-2、TNF-α表达及氧化应激在黄连素治疗NASH小鼠的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0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规范诊疗方法,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及漏诊,提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  通过回顾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确诊的10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蒙特利尔分型、消化内镜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
学位
期刊
背景:主动脉内径是预测主动脉出现夹层、破裂的重要指标,也与器官损害有关。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导致主动脉扩张。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它与主动脉内径的关系仍有争议。  目的:评估2型DM与主动脉内径的关系。  方法:对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2型DM将患者分为糖尿病(DM
学位
期刊
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作为高病死率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近年在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对发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AAD的相关死亡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血脂被发现与AAD短期预后相关,但关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AAD患者长期死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炎症因子水平,分析TSLP、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患者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准分成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及对照组,监测其血清TSLP、IL-4、IL-10、TNF-α、IFN-γ浓度。将发病后28天救治无效死亡的10例患者作为病死组,其余40例患者作为存活组,
学位
学位
背景及目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HD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并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模型,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能,获得最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模型。通过建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模型,筛选出早期高危人群,达到重点监测和干预、改
研究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长期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雄激素过多为特征,常伴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地结合及转运性激素,调控血液循环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性激素的水平。SHBG对雄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是胰岛素抵抗(IR)、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然而目
背景与目的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造成人类寿命损失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占了40%-60%。目前冠心病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清楚。CXCR4/CXCL12趋化因子受体配体轴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维持中性粒细胞稳态等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