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的“逆全球化”思潮的涌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使得中国企业的出口贸易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其开拓国外市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在我国2000提出“走出去战略”的理论指导下,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入“井喷式”增长的快车道,无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新常态。一方面,企业对外投资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另一方面,对外投资也可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提升企业竞争力。但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走出去”的方式,是基于利润考虑的理性选择,西方代表性学者Helpman(2004)认为最具生产率优势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化经营的方式,而中等生产率的企业会选择出口模式进入国外市场,低生产率的企业仅在国内生产,即存在“啄食顺序”。然而由于企业层面的对外投资数据难以获得,国内的学者着重研究了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的关系,很少研究生产率异质性与OFDI的关系,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延伸到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投资速度的影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弥补了企业生产率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的匮乏。
本文基于异质性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实状况,利用2003-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研究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企业OFDI的关系,首先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和投资速度角度,剖析了企业生产率差异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的机理,其次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生产率在非OFDI和OFDI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Probit模型和计数模型检验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生产率是决定企业开拓国际化市场方式的重要因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具有出口经验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第二,在利润率极高的行业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大,而在利润率极低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则不显著,并且在不同的行业中,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的影响大有不同;第三,用企业成立年份距离企业首次对外直接投资年份的时间跨度来度量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率也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
本文基于异质性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实状况,利用2003-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研究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企业OFDI的关系,首先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和投资速度角度,剖析了企业生产率差异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的机理,其次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生产率在非OFDI和OFDI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Probit模型和计数模型检验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生产率是决定企业开拓国际化市场方式的重要因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具有出口经验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第二,在利润率极高的行业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大,而在利润率极低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则不显著,并且在不同的行业中,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的影响大有不同;第三,用企业成立年份距离企业首次对外直接投资年份的时间跨度来度量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率也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