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在学校学习以及家庭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出发,以教育现象学的方法对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的同伴关系体验、师生关系体验以及亲子关系体验进行了深入探索,揭示了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学习中的真实处境,并为教师与家长改善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不良生活处境提出了启示性的策略和建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对话型访谈法、近距离观察法、文本分析法、自由绘画和沙盘游戏等方法收集了3名8-11岁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事件以及相关文学影视作品中所描绘的特殊儿童故事,形成了基于描述和反思的现象学文本,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生活体验及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深度探索。具体来说,全文共有八章,可归结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述评以及研究的设计与方法等。第二部分,即第三、四、五、六章,这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教育现象学方法描述了相关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中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生活体验;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在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以及课外活动中与教师和同伴之间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体验;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在家校联络中、家庭作业中以及与父母交流中所形成的亲子关系体验。第三部分,即第七章,这是文章内容的升华,主要是基于三大关系体验的现象学描述来反思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生活体验,揭示其教育学意义并提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具体建议。具体而言,分为四点:一是理解与尊重障碍是接纳特殊儿童的前提;二是耐心倾听与关怀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关键;三是合理期待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源动力;四是良好的特教素养是有效开展随班就读的必备要求。第四部分,即第八章,这是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反思部分。研究发现: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处于被“边缘化”的同伴关系,不平衡的师生关系以及缺乏意义的家校合作这样的处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