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数字普惠金融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创新领域的焦点。但数字普惠金融刚刚兴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机构监管欠缺、金融服务覆盖不到位、金融排斥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研究影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并对显著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数字普惠金融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创新领域的焦点。但数字普惠金融刚刚兴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机构监管欠缺、金融服务覆盖不到位、金融排斥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研究影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并对显著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学者对传统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但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后,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7)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现状、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呈跨越式发展,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地域间差异在逐渐缩小,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最后本文选取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效率、信息化水平、涉农贷款力度、小贷公司贷款能力、保险深度9个可能影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11-2017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该9个因素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正、负向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受人口老龄化、信息化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力度这5个因素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不显著。2)东、中、西以及东北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我国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实体经济受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人口红利优势减少、竞争力下降、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大量资本转投金融,各企业试图通过跨行套利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导致主业逐渐被侵蚀,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严重,企业风险承担加大。金融资产具有流动性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企业出于不同动机来配置金融资产,这对企业的风险承担具有多重影响,二者的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各公司或机构谋求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各项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过度举债等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我国通过风险警示标识的方式将具有风险因素的企业与正常企业进行区别,但由于上市资源的稀缺性,仍然有投资者冒险对ST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以期获取高额回报。财务困境不仅影响着企业经营者对于经营方向的把握,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金融化趋势在逐渐加快,当前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实体经济困难较多,实体企业产能过剩,发展速度不断减缓,投资回报率下降,利润空间不断收缩。而当前金融行业的高毛利率,房价的居高不下,新科技的繁荣,整个金融市场迎来高额资本回报率。许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金融市场
在创新引领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寻求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企业股权融资比例越高,对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本文进一步比较研究了在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不同的情况下,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现代社会,并购通常是公司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手段。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呈现了井喷式增长。根据wind数据统计,我国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并购商誉总额在2011年到2017年6年时间内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同时,学术界对并购商誉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如并购商誉的本质是什么,大额商誉给企业带来何种影响,影响通过何种途径传递,传递到企业的哪些方面等。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认同并购商誉就是企业并购总额
本文以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于2004年提出的美林投资时钟模型为理论框架,在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以实现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的现实意义为目标,研究如何通过对时钟经济周期划分方法的优化以提高其应用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投资的有效性及实用价值。 在研究中,本文以划分时钟经济周期的二维指标为研究线索,梳理了惯常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本文运用相同数据样本及检验方法,检验对比了以惯常的工业
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并由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案》,标志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制度的建立。就市值而言,目前美国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从1971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REITs的市值总量在不断上涨。截止到2017年第四季度,美国总共发行REITs产品222支,其市值总量已约达到1.13万亿美元。相比较于欧美及亚洲其他地区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提效增长较快,不仅数量提高尤为显著,经济结构也逐步改善,总体呈现出工业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政策指导明确提出要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有了新的要求。目前,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喜人,但总体而言,模式较为粗放,且比重不高。从理论研究成果来看,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文献较少,而专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的文献更是凤毛麟角,理
随着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的关注。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手段,目的在于将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相绑定,从而解决现代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时,投资行为作为企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其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和长远发展,而投资效率与公司管理者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探究实施股权激励是否能够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命题有着重要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伴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居民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热情也有提高,但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我国居民家庭对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情况也较为明显,这也是制约我国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3848个微观家庭样本数据,立足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对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行研究,选取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