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龟类胚胎发育和幼体免疫机能的影响:以乌龟和黄喉拟水龟为例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龟类属于变温动物,温度对其胚胎发育、孵化期、孵化率、幼体表型、生长速度、免疫机能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在龟卵孵化过程中,孵化介质湿度也对孵化期、孵化率、幼体表型等具有重要影响。在龟类养殖实践中发现,温室养殖的龟类通常在温度波动条件下容易生病死亡,而室外养殖的龟类则能够较好适应温度的变化。乌龟QMauremysreevesii)和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 utica)是我国大量养殖的两种龟类,由于取材较易,被广泛作为研究龟类生态进化等相关科学问题的实验材料,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目前,在温度和湿度对乌龟和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影响方面已经进行一些研究,但现有研究对温度的设置范围仍较为局限,尤其缺乏对高温和低温胁迫下的有关实验研究,也缺乏对温湿度协同作用的研究;在免疫机能研究方面,尚未见温度胁迫对温室和室外个体免疫机能差异影响的研究。研究温度对龟类胚胎发育以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有助于揭示龟类对温度的适应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龟类人工养殖条件的改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一方面,本文以乌龟卵为材料,利用精准控温技术研究温湿度条件对龟胚胎发育、幼体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以黄喉拟水龟为材料,主要利用磷酸苯二钠法酶检测、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温度对龟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4个部分:
  (1)乌龟胚胎发育的适宜温湿度条件
  本研究在5个温度才弟度水平(23±0.5℃、26±0.5℃、29±0.5℃、32±0.5℃和35±0.5℃)和3个湿度水平(蛭石与水的质量比,1:0.5、1:0.9和1:1.2)下孵化乌龟卵,旨在了解温湿度条件对乌龟胚胎发育、幼体表型、运动机能及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化期(ID )随温度(D升高呈非线性下降,二者之间关系可用二项式方程表示:ID=0.5498T2-36.137T+654.56。23℃、26℃和29℃条件下卵孵化率显著高于32℃和35℃(p<0.05)。35(孵化幼体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23℃和26℃孵化幼体体重和体型显著大于29℃和32℃(p<0.05)。26℃和29℃孵化幼体运动机能较好。然而,当幼体生长至3月龄时,各温度条件下孵化幼体体重和运动机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幼体生长至12月龄时,23℃和35℃孵化幼体存活率显著低于26℃、29℃和320(p<0.05)。湿度对孵化期有显著影响,高湿度(1: 1.2)条件下孵化期短于低湿度(1:0.5或1:0.9)条件下的孵化期,而湿度对孵化率、幼体表型、运动机能、生长速度及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发现在29℃和1:1.2湿度条件下,孵化期较短、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较高,是乌龟卵孵化的适宜条件。
  (2 )低温条件对乌龟胚胎滞育及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在5个低温才弟度水平(13±0.5℃、15±0.5℃、17±0.5℃、19±0.5℃和21±0.5℃)和10个处理时间段(5d、10d、15d、20d、25d、30d、45d、60d、75d和90d)探讨不同低温和处理时间对乌龟胚胎滞育及发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7℃、19℃和21℃条件下,各处理时间组孵化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孵化期呈下降趋势,说明胚胎在该温度范围内仍缓慢发育;在13℃条件下,各处理时间组孵化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胚胎在该温度下停滞发育。在21℃条件下,4个处理时间段(5d、10d、25d和30d)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时间大于60d时幼体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9(条件下,6个处理时间段(5d、30d、45d、60d、75d和90d)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时间大于30d时幼体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7℃15(和13℃,9个处理时间段(除5d外)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7℃和15℃,处理时间大于10d时幼体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3(处理时间大于5d时幼体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和低温处理时间增加卵孵化率逐渐下降、幼体畸形率逐渐升高。
  (3 )温度条件对黄喉拟水龟存活率及两种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本研究在3个温度水平(24℃、28℃和32℃)饲养1龄和2龄黄喉拟水龟幼体,对其存活率进行监测,并分别于饲养的第30d、60d、90d、120d和150d采集血液样品,比较不同温度下饲养幼体血液中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了解不同温度条件对黄喉拟水龟幼体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龄幼体饲养时间超过90d时,32(条件下幼体存活率显著低于24℃和28℃(p<0.05);饲养120d时,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24℃和28℃条件下的幼体(p<0.05);2龄幼体饲养150d时,32℃条件下幼体的存活率、血清ACP和AKP活性显著低于24℃和28℃条件下的幼体(p<0.05)。结果表明,高温(32℃)对黄喉拟水龟幼体血清ACP和AKP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性,进而推测高温胁迫可能抑制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这可能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4 )温度胁迫下温室和室外两种模式养殖黄喉拟水龟转铁蛋白mRNA表达的差异
  本研究将温室和室外养殖的2龄黄喉拟水龟分别放入水温为24℃和3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急性冷应激和急性热应激实验,分别于应激处理3h、6h、12h、24h和48h时取样,每个时间点两种养殖模式各随机选取3只个体,未经应激处理的作为对照组(280,检测肝脏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转铁蛋白,TF)表达量。结果表明:温室养殖个体经急性冷应激处理后,有3个应激处理时间点(3h、6h和48h)TF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急性热应激处理后,有2个应激处理时间点(6h和12h)TF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室外养殖个体的表达模式不同,急性冷应激处理后,所有应激处理时间点(3h、6h、12h、24h和48h)TF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热应激处理后,2个应激处理时间点(12h和24h)TF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可能影响温室养殖个体的免疫机能,但对室外养殖个体无显著影响;而急性热应激可能主要影响室外养殖个体的免疫机能,对温室养殖个体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孔子学说及其衍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欲明孔子思想,须先从《论语》入手,因为“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圣德大业,靡一不具《论语》”。因此,《论语》作为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学说最基本、最原始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儒学史乃
学位
《世说新语》以其语言简约和篇幅相对短小的特点,被人们称之为“尺寸短书”“丛残小语”。也正是因为《世说新语》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其对背景和人物等各方面内容交代得十分简略。文本内容的简略,让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结合注释本阅读文本成为阅读者理解文本的必然选择。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注释会带有不同历史时期注释者的思想倾向和学理观点,每个注释本的倾向性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论文通过研究南朝
现代汉语副词系统中,表达否定概念的否定性副词是其中常用的一个类别,对于语义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于“不”“无”等单音节否定副词的研究较为深入和成熟,对于由“不”“无”等衍生出的双音节副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规模,但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本文在由“不+X”所构成的系列双音节副词中,如“不必”“不过”“不用”“不断”“不要”等,通过语料库使用频次的对比统计发现,
学位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两位私塾先生编选的古文读本,收录自先秦至明代古文共二百二十二篇,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之一。当前学界对于《古文观止》的研究多侧重于成书背景、版本源流、选篇内容、评注特点等方面,对该书在指导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探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古文观止》在指导科举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其作为古文选本的价值以及其在当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
学位
赵德发作为山东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关注着农民们在土地上的生活百态,思考着农民与土地、道德、政治之间的关系,而且借助笔墨进一步反思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多弊端。对于这些弊端,赵德发没有停留在反思与批判上,而是试图给出自己的疗救之道。基于此,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赵德发的创作进行研究。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选题的意义,梳理该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正
学位
以往美术史梳理是对作者、作品的关注,却忘了作品和作者最终实现成为美术史的一部分,需要流通,而当代美术流通史的研究极度缺失。本研究以分析探究作为尤伦斯在中国扮演的独特角色,如何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研究尤伦斯就是理解当下(中国当代艺术)。  
潘玉良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本文将科学、系统地对潘玉良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做多方面的考证,综合运用图像学、心理学、比较学、艺术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潘玉良的绘画艺术进行个案研究,着重点是将潘玉良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放到美术史的长河中重新定位,力图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分析艺术作品从而对其艺术成就、地位及文化品格加以正名。文章分别从女性艺术、人体艺术、中西艺术融合三个视角来探究
学位
近年来转基因产品非法种植和意外污染等事件不断增加,急需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和监管。由于涉及非法种植和国际贸易的转基因作物体量巨大,建立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的转基因产品“田间地头”现场检测方法,是实现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和标识管理的关键。基于外源蛋白分析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具有前处理容易、操作简单、无需精密仪器和成本低廉等突出优势,非常适合转基因成分的现场快速筛查,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的外源
RNA编辑是一类转录后修饰,主要通过碱基的插入、删除或替换,产生RNA转录本不同于原始DNA的编码序列,改变成熟RNA上的遗传信息,引起下游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在开花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RNA编辑将胞嘧啶C转变为尿嘧啶U。目前,已有一系列RNA编辑因子被鉴定,包括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家族、MORF(multiple organellar RNA-ed
学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广泛分布于除宁夏、新疆、青海和西藏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国外的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也有分布。近年来,由于其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已将中华鳖的现况评价为易危。生态学研究是物种保护管理的基础。该物种虽然在我国广泛分布,并被大量利用,但却缺乏野外生态学的研究。本文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陕西省黄河滩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