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首要关注的重点难点,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方位举措,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的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灵魂,要想推进“文化振兴”,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和政府专门在基层设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一机构,作为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民群众家中,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保障农民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但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功能弱化、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活动供需错位、公共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优秀乡土文化价值虚置、绩效评估不科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量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发挥。
为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面临的困境,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调查研究、访谈法等方法,选取山东省辖县市级Z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山东省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现状,包括管理模式、职能目标、建设及服务内容、主要作用以及Z市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和成效。其次,结合相关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总结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出居民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基层政府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行政主导”的文化治理体系、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负面影响、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五个原因。最后,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
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保障农民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但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功能弱化、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活动供需错位、公共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优秀乡土文化价值虚置、绩效评估不科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量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发挥。
为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面临的困境,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调查研究、访谈法等方法,选取山东省辖县市级Z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山东省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现状,包括管理模式、职能目标、建设及服务内容、主要作用以及Z市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和成效。其次,结合相关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总结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出居民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基层政府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行政主导”的文化治理体系、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负面影响、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五个原因。最后,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