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Z市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首要关注的重点难点,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方位举措,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的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灵魂,要想推进“文化振兴”,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和政府专门在基层设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这一机构,作为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民群众家中,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保障农民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但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功能弱化、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活动供需错位、公共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优秀乡土文化价值虚置、绩效评估不科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量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发挥。
  为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面临的困境,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调查研究、访谈法等方法,选取山东省辖县市级Z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山东省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现状,包括管理模式、职能目标、建设及服务内容、主要作用以及Z市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和成效。其次,结合相关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总结Z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出居民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基层政府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行政主导”的文化治理体系、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负面影响、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五个原因。最后,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现代政府治理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政务信息公开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务信息公开的主体在逐步扩大,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也在扩大。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意味着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尽管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A市L街道为例,探讨政务信息公开现状,对A市L街道的信息公开机制进行梳理,
学位
在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据着主体和主导地位,2012年以来,自中央到县级累计投入此项资金近1.6万亿元,管理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影响着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败。少数民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专门指定用于少数民族脱贫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好其资金,对于完成习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重要指示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
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来源。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的矛盾却无法回避,亟需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本文把淄博市周村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社区作为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逐渐成为进行城市基层治理、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落实,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近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方针政策,城市社区治理也己初见成效。但部分城市社区,因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学位
从人数比例上看,国家公务员大多数集中在基层工作,基层公务员是我国公务员群体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该群体日常工作直接面对老百姓,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都需要通过基层公务员作为神经末梢直接传导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基层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有力实施,事关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能否在全国得到贯彻落实。针对基层公务员因受机构编制限制等造成的晋升困难的问题,构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解决这种晋升困难问题
学位
长期以来,以乡镇公务员为代表的广大基层公务员一直面临着晋升困难、多重保障不足等问题困扰。为此,国家在公务员职务、职级管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其所规定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面推行。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各级各地积极按照法律和规定要求,在厅局级以下公务员中抓好制度落实,主要成果是对符合要求的公务员,在职级限制和比例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了普遍的职级套改和职级晋升工作。
学位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研究出台,是我国现代公务员治理制度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当前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面临国际社会层出不穷的新挑战,尤其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写作的初衷就在于通过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变迁史的梳理,运用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成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公务员制度发展至今所取得的经验和教
学位
关于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特殊教育”,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从“支持”到“办好”的变换,表明了我们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和特殊教育群体关注程度的显著提升。众所周知,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还需要注重引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引导”到“支持和规范”的变换,表明了党和政府将
学位
近几年,就业优先政策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在政府工作中,就业都处于优先的位置。就业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国家的经济增长目标,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为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提供保障。高校毕业生一直都是就业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等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加上经济下行、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影响,毕业生群体正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就业政策是否能够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