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以乡镇公务员为代表的广大基层公务员一直面临着晋升困难、多重保障不足等问题困扰。为此,国家在公务员职务、职级管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其所规定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面推行。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各级各地积极按照法律和规定要求,在厅局级以下公务员中抓好制度落实,主要成果是对符合要求的公务员,在职级限制和比例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了普遍的职级套改和职级晋升工作。
通过梳理研究文献资料,当前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和研究学界普遍将获得职级套改和晋升的人员数量、比例视作工作成绩。但作为一项激励制度,其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激励作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特别对诉求迫切的乡镇公务员而言,有必要从多方位衡量评价制度落实产生的激励效果。同时,通过相关调查加深对乡镇公务员群体的研究深度,为党政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方研究现状,厘清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概念和发展脉络,确定开展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思路方法;进而,以经典理论和过往研究为支撑,构建公务员激励效果评价的维度指标体系,借助预调查结果,确定正式题目内容并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运用有关理论和工具分析问卷数据,在制度落实情况、制度与激励的相关性、不同群体激励效果的差异等方面得出结论;最后,以数据结论为依据,结合制度内容和执行,评价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乡镇公务员激励作用的激励效果及局限,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为:新的制度回应了乡镇公务员在职级晋升、薪酬保障等方面的诉求,解决了一些问题,产生了确实的激励作用,但综合比较,其对在县处级及以上单位工作的公务员的激励作用要更显著。同时,由于制度设计和执行等多方面的原因,给未来乡镇公务员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乡镇公务员和县处级及以上单位公务员之间的公平落差。
通过梳理研究文献资料,当前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和研究学界普遍将获得职级套改和晋升的人员数量、比例视作工作成绩。但作为一项激励制度,其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激励作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特别对诉求迫切的乡镇公务员而言,有必要从多方位衡量评价制度落实产生的激励效果。同时,通过相关调查加深对乡镇公务员群体的研究深度,为党政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方研究现状,厘清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概念和发展脉络,确定开展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思路方法;进而,以经典理论和过往研究为支撑,构建公务员激励效果评价的维度指标体系,借助预调查结果,确定正式题目内容并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运用有关理论和工具分析问卷数据,在制度落实情况、制度与激励的相关性、不同群体激励效果的差异等方面得出结论;最后,以数据结论为依据,结合制度内容和执行,评价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乡镇公务员激励作用的激励效果及局限,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为:新的制度回应了乡镇公务员在职级晋升、薪酬保障等方面的诉求,解决了一些问题,产生了确实的激励作用,但综合比较,其对在县处级及以上单位工作的公务员的激励作用要更显著。同时,由于制度设计和执行等多方面的原因,给未来乡镇公务员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乡镇公务员和县处级及以上单位公务员之间的公平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