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类型学作为当今三大语言研究范式之一,着眼于寻求人类语言背后所隐藏的共性规律。传统的从属连词研究局限于个体语言内部,类型学视野下的从属连词研究则要关注跨语言的连词类型、语序和隐现特征,以及与其他参项之间的蕴含关系。本文以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和英语中的状语性从属连词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讨论了它们在形态特征、句法功能、语义功能、隐现特征、关联模式、语序类型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并对其背后的动因予以必要的阐释。
本文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1)进一步厘清类型学视野下从属关系的内涵以及跨语言的编码手段。在类型学看来,从属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功能上的非对称性(asymmetry),这是人类语言在表达两个事件之间关系时所采用的普遍视角之一(Cristofaro2003)。此外,需要从断言性和自主性两个参项来理解非对称性,并将其作为判定从属关系的核心标准。从跨语言的角度看,从属关系主要有三种编码手段:从属连词、特殊动词形式和语序。最后,采用Kortmann(1998)提出的标准分别界定了汉语和英语的从属连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用“倒置关系假说”(Inverse Relation Hypothesis)考察汉英从属连词的形态特征与句法、语义多功能性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总结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研究表明,汉英从属连词的句法多功能性符合该假说的界定,单元连词倾向于多种句法功能,而多元连词几乎没有。然而,汉英从属连词的语义多功能性不太符合该假说的界定。就汉语而言,不同的从属关系由不同的连词来标记,一个连词只能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就英语而言,少数连词出现了表达几种语义功能的情况。受此启发,本文基于小样本建构了从属连词的语义图,发现“时间”关系是从属连词语义多功能模式的基础和来源,在人类的概念认知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3)摆脱“汉语从属连词倾向于隐、英语从属连词倾向于现”的思维定势,详细探讨汉英从属连词的隐现规律及其动因。实际上,汉英从属连词都存在必现、可隐可现和必隐三种模式,并且各自都有不同的使用条件。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从属连词可隐可现的条件是使用在常态语义关系和常态句法结构中,必现和必隐的条件是使用在非常态语义关系和非常态句法结构中。两者的差异在于,汉语从属连词必现的条件比英语更加复杂,而英语从属连词必隐的条件比汉语更加复杂。这种差异的背后是音节和韵律、认知、语用等层面的因素。而且,常态、非常态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对从属连词隐现的影响,在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4)通过对汉语从属连词的关联模式特别是语序倾向性的考察,验证了Greenberg(1966)提出的共性13、共性14和共性15。在对LCMC语料库和FLOB语料库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归纳出汉语和英语四种主要从属连词的语序倾向性。按照从属连词的前置倾向性为标准,它们表现出如下一致的等级序列:条件连词>让步连词>原因连词>目的连词。序列越往左,连词前置的倾向性越高;序列越往右,连词前置的倾向性越低。也就是说,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条件连词前置的倾向性最高,目的连词前置的倾向性最低。而且,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正好对上述三条共性给予了注解。
5)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了从属连词的语序特征,特别以让步连词为个案讨论了从属连词与基本语序和介词语序之间的和谐性。首先在探讨让步句内涵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阐明了让步连词的语义来源及其多维特征。然后,以让步连词为代表,深入考察来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乌拉尔语系等六大语系的42种语言(包括SOV、SVO、VSO三种主要的语序类型),以此分析从属连词的语序与基本语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属连词的前置和后置与VO、OV语序之间具有和谐性。此外,从属连词与介词语序也具有和谐性。联系项原则的制约、介-连兼类词的共时并存、介词和从属连词的历时演化,是两者语序和谐最重要的三个动因。
本文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1)进一步厘清类型学视野下从属关系的内涵以及跨语言的编码手段。在类型学看来,从属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功能上的非对称性(asymmetry),这是人类语言在表达两个事件之间关系时所采用的普遍视角之一(Cristofaro2003)。此外,需要从断言性和自主性两个参项来理解非对称性,并将其作为判定从属关系的核心标准。从跨语言的角度看,从属关系主要有三种编码手段:从属连词、特殊动词形式和语序。最后,采用Kortmann(1998)提出的标准分别界定了汉语和英语的从属连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用“倒置关系假说”(Inverse Relation Hypothesis)考察汉英从属连词的形态特征与句法、语义多功能性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总结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研究表明,汉英从属连词的句法多功能性符合该假说的界定,单元连词倾向于多种句法功能,而多元连词几乎没有。然而,汉英从属连词的语义多功能性不太符合该假说的界定。就汉语而言,不同的从属关系由不同的连词来标记,一个连词只能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就英语而言,少数连词出现了表达几种语义功能的情况。受此启发,本文基于小样本建构了从属连词的语义图,发现“时间”关系是从属连词语义多功能模式的基础和来源,在人类的概念认知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3)摆脱“汉语从属连词倾向于隐、英语从属连词倾向于现”的思维定势,详细探讨汉英从属连词的隐现规律及其动因。实际上,汉英从属连词都存在必现、可隐可现和必隐三种模式,并且各自都有不同的使用条件。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从属连词可隐可现的条件是使用在常态语义关系和常态句法结构中,必现和必隐的条件是使用在非常态语义关系和非常态句法结构中。两者的差异在于,汉语从属连词必现的条件比英语更加复杂,而英语从属连词必隐的条件比汉语更加复杂。这种差异的背后是音节和韵律、认知、语用等层面的因素。而且,常态、非常态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对从属连词隐现的影响,在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4)通过对汉语从属连词的关联模式特别是语序倾向性的考察,验证了Greenberg(1966)提出的共性13、共性14和共性15。在对LCMC语料库和FLOB语料库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归纳出汉语和英语四种主要从属连词的语序倾向性。按照从属连词的前置倾向性为标准,它们表现出如下一致的等级序列:条件连词>让步连词>原因连词>目的连词。序列越往左,连词前置的倾向性越高;序列越往右,连词前置的倾向性越低。也就是说,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条件连词前置的倾向性最高,目的连词前置的倾向性最低。而且,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正好对上述三条共性给予了注解。
5)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了从属连词的语序特征,特别以让步连词为个案讨论了从属连词与基本语序和介词语序之间的和谐性。首先在探讨让步句内涵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阐明了让步连词的语义来源及其多维特征。然后,以让步连词为代表,深入考察来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乌拉尔语系等六大语系的42种语言(包括SOV、SVO、VSO三种主要的语序类型),以此分析从属连词的语序与基本语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属连词的前置和后置与VO、OV语序之间具有和谐性。此外,从属连词与介词语序也具有和谐性。联系项原则的制约、介-连兼类词的共时并存、介词和从属连词的历时演化,是两者语序和谐最重要的三个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