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龄女性的生育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的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女性面临着兼顾就业和家庭劳动的两难选择,另一方面养育孩子这一密集型时间劳动减少了女性劳动时间,从而大幅度影响女性收入。在出生率不及预期,人口红利衰退及老龄化问题突出的今天,研究女性生育行为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改善已育女性的就业状况,创造劳动力供给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回归,模型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在职女性月薪收入的对数值,主要解释变量为生育因素解释变量,即女性生育子女总数,另外本文依次控制了人力资本变量、工作性质变量、家庭因素变量、区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女性生育子女总数每增加一个,在职女性月收入将降低7.13%。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添加生育子女数量的平方来衡量女性生育子女数量对收入水平呈现出“倒U型”形态,拐点为1.095。此外本文通过添加交互项来探究不同属性对女性生育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村女性而言,城市女性生育更多的子女对收入有抑制作用,从事农业工作的女性生育更多的子女对收入有促进作用。教育年限与子女数量交互项为负值,这表明生育行为对高学历的“生育惩罚”更为明显,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生育对工资的弹性更大。此外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探究女性生育子女数量对女性收入的边际影响,对生育一个子女的女性而言,生育两个孩子将使其减少15.64%的收入,该结果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对于已经生育两个孩子的女性而言,生育三孩将在10%的显著水平下减少其6.5%的收入,而对于已经生育三个孩子的母亲来说,生育第四个孩子将不再影响其收入水平。
最后,本文进行分位数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与工具变量回归模型,探究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其生育行为对收入影响的不同。结果表明,生育行为对于高收入女性的负面影响小于中低收入女性。在经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与工具变量模型对模型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进行纠正前后,模型系数动态变化,但显著性不发生变化。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回归,模型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在职女性月薪收入的对数值,主要解释变量为生育因素解释变量,即女性生育子女总数,另外本文依次控制了人力资本变量、工作性质变量、家庭因素变量、区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女性生育子女总数每增加一个,在职女性月收入将降低7.13%。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添加生育子女数量的平方来衡量女性生育子女数量对收入水平呈现出“倒U型”形态,拐点为1.095。此外本文通过添加交互项来探究不同属性对女性生育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村女性而言,城市女性生育更多的子女对收入有抑制作用,从事农业工作的女性生育更多的子女对收入有促进作用。教育年限与子女数量交互项为负值,这表明生育行为对高学历的“生育惩罚”更为明显,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生育对工资的弹性更大。此外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探究女性生育子女数量对女性收入的边际影响,对生育一个子女的女性而言,生育两个孩子将使其减少15.64%的收入,该结果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对于已经生育两个孩子的女性而言,生育三孩将在10%的显著水平下减少其6.5%的收入,而对于已经生育三个孩子的母亲来说,生育第四个孩子将不再影响其收入水平。
最后,本文进行分位数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与工具变量回归模型,探究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其生育行为对收入影响的不同。结果表明,生育行为对于高收入女性的负面影响小于中低收入女性。在经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与工具变量模型对模型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进行纠正前后,模型系数动态变化,但显著性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