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越加严峻,贸易摩擦加剧升级,加快提升制造业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合理有效的金融体系可以为制造业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并提高创新项目投资效率。因而如何推动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不足的特点降低了资金提供者的投资意愿,减少了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激励约束的四个功能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缓解制造业创新的融资约束。资金融通功能主要是指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可以满足制造行业不同的创新融资需求。风险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组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两种投资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率风险。信息处理功能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和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方法设计减少创新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了金融发展三个维度的指标:金融规模指标、金融结构指标、金融效率指标,以2006-2016年的制造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构建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之后,构造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和技术密集度指标,再分别用这两个指标与金融规模变量、金融结构变量、金融效率变量的交互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新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金融效率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促进制造业创新;第二,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促进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三,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技术密集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推动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技术密集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以及内生性问题,本文引入专利申请数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运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证明本文的结论有效。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不足的特点降低了资金提供者的投资意愿,减少了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激励约束的四个功能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缓解制造业创新的融资约束。资金融通功能主要是指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可以满足制造行业不同的创新融资需求。风险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组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两种投资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率风险。信息处理功能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和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方法设计减少创新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了金融发展三个维度的指标:金融规模指标、金融结构指标、金融效率指标,以2006-2016年的制造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构建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之后,构造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和技术密集度指标,再分别用这两个指标与金融规模变量、金融结构变量、金融效率变量的交互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新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金融效率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促进制造业创新;第二,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促进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三,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技术密集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推动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技术密集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以及内生性问题,本文引入专利申请数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运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证明本文的结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