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越加严峻,贸易摩擦加剧升级,加快提升制造业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合理有效的金融体系可以为制造业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并提高创新项目投资效率。因而如何推动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不足的特点降低了资金提供者的投资意愿,减少了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激励约束的四个功能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缓解制造业创新的融资约束。资金融通功能主要是指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可以满足制造行业不同的创新融资需求。风险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组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两种投资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率风险。信息处理功能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和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方法设计减少创新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了金融发展三个维度的指标:金融规模指标、金融结构指标、金融效率指标,以2006-2016年的制造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构建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之后,构造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和技术密集度指标,再分别用这两个指标与金融规模变量、金融结构变量、金融效率变量的交互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新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金融效率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促进制造业创新;第二,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促进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三,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技术密集度越高的行业的创新活动越有推动作用,但间接融资效率与技术密集度指标的系数并不显著,所以不能说明间接融资效率的提升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以及内生性问题,本文引入专利申请数量的一阶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运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证明本文的结论有效。
其他文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方面牵动着食品企业,另一方面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已成为重大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经济问题、重大政治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解决温饱问题的追求逐渐上升到了吃得好的需求。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分段管理阶段,形成了市场监管局为主,其他有关部门为辅的监管局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对
学位
2019年2月,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8.1%,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随之,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治理的话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智慧型人才,而要培养出“智慧型人才”,高校中的“教”与“学”都应该充满创新精神,并且这种创新精神能通过创业过程得到有效转化与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
学位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使习惯于个人免费治疗的公费医疗患者与劳保医疗患者,有了费用节约意识。同时新制度的推行也使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到了一定的扩张。但由于医疗保险的复杂性,国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在医疗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社会保险五大项目中,老百姓对医疗保险的认
学位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随之大幅上升,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因素也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巨大挑战。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本文从居民风险偏好变动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问题进行数量分析,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制定更加合理的货币政策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框架为基
学位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快速,我国为顺应金融市场发展国际化、自由化的趋势,将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时许下的承诺,同时也是为了践行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开放进程一直稳步推进。2006年我国取消了外资准入和人民币业务经营的诸多限制,自此外资银行逐步加快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步伐,不仅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技术合作,还就业务市场
学位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股东在面临融资需求时以其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当资金借入方到期未能偿还借款时债权人就可以强制卖出质押的股份以减少贷款损失。2013 年监管部门开放场外质押以来,我国股权质押市场快速扩容,市场质押规模迅速增长。当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时,为避免自身质押的股份被强制平仓甚至丧失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进行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的诉
学位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加大了调控力度,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关政策的变动较为频繁。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活动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投资活动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会在多目标之间切换,并进行宏观政策松紧以及力度的调整,而我国的市场主体对政府经济政策依赖程度还比较高,所以政府频繁变动经济政策会导致政策不确定的上升,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水平。在产品市场中,由于实物资本具有不可逆性,经济不确定程度的上升不仅会使得企业对其他因素(比如价格和外部需求)的变动反应变缓,而且企业面临的外部需求不确定也会随之上升,为了规避
伴随着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节能环保及战略新兴计划的大力推进,各类节能环保政策及绿色金融政策相继推出,以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成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将能源以及环境问题引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和绿色金融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关联影响,对于国民经济的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有着很大的指
学位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了大量宏观经济信息,有效解读和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变化趋势,提前预测和防范金融危机,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以往研究,大多从线性角度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然而在现实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两者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的动态关系。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概述